安全感無論對於大人或小孩都非常重要,而孩子是否有充足的安全感,與父母的教養有密切關聯。有些孩子會不時會做出一些小動作,家長或會對此感到疑惑,但其實這只是孩子焦慮的表現,而這些表現正是反映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足夠的安全感。
情緒管理
小朋友因為好奇心會想嘗試很多不同的事物, 這會容易令到身邊的家長說唔可以」、「唔要」、「唔好」……,兒童心理學指出這一類負面詞語不但會令到小朋友「左耳入右耳出」, 亦會令小朋友變得愈嚟愈蠢, 甚至更加叛逆!
安全感無論對於大人或小孩都非常重要,而孩子是否有充足的安全感,與父母的教養有密切關聯。有些孩子會不時會做出一些小動作,家長或會對此感到疑惑,但其實這只是孩子焦慮的表現,而這些表現正是反映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有足夠的安全感。
每個人類行為,都會有它的動機,就如感到肚餓時吃東西,是基於攝取養份之需要,以供日常能量消耗。另一邊廂可能會朋友反駁:「可是有些行為是沒有動機的,就如暴飲暴食,人們無止境把食物放進胃裏,明明自己也很難受,但還是不明就裏地做,這完全是沒有動機可言!」其實沒有明顯動機的行為並也不等如沒有動機,只是在於我們是否覺察到而已。暴飲暴食,也可能是不安、混淆、焦慮感的投射行為,只我們未必不察覺得到。
如小朋友擁有豐富的創造力 , 在面對挑戰的時候能夠想到不同的解決方法, 好好面對挑戰, 但原來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孩子的創造力息息相關
在舉辦群體活動的時候,參與的學童有的表現積極主動,與社工和其他參加者有充份的互動;然而,有少部份或個別的參加者則顯得十分被動,甚至是有抗拒參與的反應。這種情況不但在學童的世界中可以發生,在家長座談會或親子管教的培訓中,家長同樣會有這種情況出現,雖然兩種現象的背後原因有所不同,但仍然是有一些共通點的。
我們都知道孩子會對父 母展示很多不尊重 和粗魯 的行爲:例如,他們會摔門,翻白眼,告訴你他們討厭你。父母會非常擔心和沮喪,想知道這些行爲是孩子故意頂撞 父母,還是僅僅屬於「粗魯和輕微的不尊重」。
隨著「愉快學習」及「正向教育」於近年逐漸普及,很多家長都摒棄「細路仔要鬧」的管教方式,改以讚賞、鼓勵教育下一代。小朋友聽到讚美說話的一刻固然開心,家長都希望藉此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他們勇於嘗試,發揮潛能。
在社工進行小組活動或比賽時,當孩子未能接受到失敗、不被重視、甚或是未能達到自己的期望時,會出現一些負面的情緒需要及時處理。這些情緒從輕度至嚴重的程度的反應,當中包括難過、惱怒、不知所措、生氣、暴躁、緊張、嫉妒等,若孩子當刻未有獲得及時和正面的回應,會有情緒崩潰的可能,引致大叫嚎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