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心理健康 | 為甚麼孩子要「損人不利己」?

05-09-2022
親子溝通-損人不利己-動機


每個人類行為,都會有它的動機,就如感到肚餓時吃東西,是基於攝取養份之需要,以供日常能量消耗。另一邊廂可能會朋友反駁:「可是有些行為是沒有動機的,就如暴飲暴食,人們無止境把食物放進胃裏,明明自己也很難受,但還是不明就裏地做,這完全是沒有動機可言!」其實沒有明顯動機的行為並也不等如沒有動機,只是在於我們是否覺察到而已。暴飲暴食,也可能是不安、混淆、焦慮感的投射行為,只我們未必不察覺得到。

曾經接過一個個案,主角是位患有自閉症的男孩。媽媽就他總是不懂體諒別人的需要,也不能理解別人的意圖 – 這正正是我們時常對於自閉症的刻板印象,認定他們既缺乏同理心,心智解讀又很不濟。更重要的是,這位男孩的腦袋充斥住「損人不利已」的想法。媽媽說他不只一次在某些校內比賽中跟同學說「我不是要我贏,我只是要你輸!」他這種言行的確令人痛心,也令人非常費解!

心理健康 | 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從媽媽的角度看來,男孩毫無疑問就是個黑心鬼,情願同歸於盡,也不讓對方有任何機會突圍而出。這個孩子背後的心態簡直教人不寒而慄!可是我想,單純看孩子的表面言行當然令我們感到恐懼,甚至會聯想到他將來有很大機會成為大惡人、大壞蛋。可是退一步看,這同樣是出於我們的幻想,亦透露住一種典型的家長思考陷阱,叫作災難化思考(catastrophizing)。事實上孩子暫時也只是在口頭說說罷了,又沒有甚麼證據指出孩子將來必然是壞人。那我們還有甚麼好擔憂呢?


仔細思考孩子的說話,或者可嘗試揣摩到他部份心意。所謂的損人不利己,可能是在嘴巴上的情緒發洩罷了,就如成年人有時也會說粗口。他也可能借助這些說話,企圖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力量、威嚴。這試說話更可能是投射住他內心對環境的不安感,對自己的無力感,對現實的無望感。想到這裡,我開始放低對這位孩子的憂心,而是轉念向他送上慈心,關懷一下他背後的種種生活體驗。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陳凱榮先生
陳先生一直從事學校心理及教育工作,處理範疇環繞學生身心發展、人際關係、情緒行為疑難,以及家長面對的情緒困擾、內在困境等。近年陳先生開始為自閉症服務機構提供到校支援服務,例如自閉兒童及青少年個人成長,教育及生涯發展,社交情智訓練,家長/教師支援,社區共融等。
–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科學碩士(輔導心理學)
–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 | 為掩飾自卑而講大話?誠實需要坦誠信任
家庭教育 |「死忍」非健康的情緒管理

家庭教育-心理-情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