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試過刻意讓孩子「等一下」嗎?成效如何?
想培養子女的忍耐力,先了解現實處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挑戰。在資訊發達、網絡世界盛行的年代,消閒娛樂方式愈來愈多,包括電子遊戲、社交媒體、串流影片和網購平台等,一切都彷彿在考驗我們抵受誘惑的能力。如果沒有延遲滿足的能力,我們成年人便會花掉大量時間與金錢。家長作為成年人都遇到考驗的話,更何況是小孩?另外,在爭分奪秒的世代中,凡事講求效率、成果,我們傾向聚焦於即時結果,追求長遠目標的耐性相對減少,日常生活中欠缺耐性的例子包括:點開網頁後三秒鐘沒出現畫面就懷疑網路出了問題、等候交通工具超過五分鐘就開始考慮要不要改搭的士等。
「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意指「人選擇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 忍耐不馬上滿足內心欲望,屬於自我控制能力的一部分。著名美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家Walter Mischel自60年代進行一系列「棉花糖實驗 」(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研究幼兒的延遲滿足能力。實驗人員以棉花糖為餌誘,在離開實驗房間前告訴孩子:「如果沒有吃掉這粒棉花糖,15分鐘後會多給你1粒」,結果有三分之一的孩子能成功獲得2粒棉花糖。多年後的追蹤研究更發現這些能延遲滿足的孩子,長大後有更好的適應力、社交能力、學習能力,而且更有自信和獨立。能延遲滿足的孩子,在考試測驗前較能克制玩樂的衝動專心溫習;與同學爭玩具時更容易學會禮讓並維持同輩關係,發展子女的延遲滿足能力,以下有3個重點。
心理健康 | 所有事物平均分配就是公平?三個步驟應對子女「偏心」投訴
一) 滿足合理需要
適當滿足子女的需求有助建立具安全感和信任的親子關係,刻意讓孩子「等一下」會造成反效果。特別是在嬰兒時期,當父母能即時、穩定地回應寶寶的基本生理需求時,寶寶就能對環境與照顧者建立信任,知道自己表達需求後會得到相應的回應,便能安心地等待回應。相反,若孩子長期被忽視、需求不被回應,便會因為害怕得不到而激烈爭取馬上得到。因此,第一步家長應根據子女年齡分辨其合理需求。除了滿足子女生理需求,也應滿足子女的心理需求如玩樂需要,讓他們明白完成功課、溫習過後會有玩樂的時間。倘若曾答應子女在他們完成任務後給予獎勵,必須信守諾言,維持互信關係有助他們延遲滿足。
二) 疏導失落情緒
家長不可能總是滿足子女的需求,想孩子成功延遲滿足,當中牽涉情緒調節能力。面對想要的事物,卻得不到難免會有失落感,大人會,小孩也是。當孩子看到眼前的棉花糖卻吃不得時,正經歷沮喪情緒,「沮喪」可理解成因已經或將會失去一些東西而意志消沉。一些非基本需求例如吃零食、打機,以及自然發生的延遲滿足處境如等待雨停後才能外出、排隊才可上小巴等,都是讓子女學習等待的機會。當發覺子女的失落與沮喪情緒,家長可給予陪伴、眼神的注意、言語及肢體上的安慰,肯定、疏導他的難過情緒。
三) 善用注意力
棉花糖實驗過程中,成功忍耐的孩子會透過分散注意力來熬過15分鐘,如用雙手遮住眼睛、轉身不盯著糖看、玩弄自己的衣服、大聲唱歌等。雖然欲望從沒有消失,至少被孩子短暫忘記了。假如不停地想著棉花糖多美味,孩子很可能會迫不及待把它吃掉。除了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外,預期被動地看著孩子只聚焦當下即時滿足有多吸引,家長不如主動出擊引導子女想像當更遠的目標能夠達成時的情境是怎樣的,讓他們明白和創造出自己需要忍耐的誘因。與此同時,家長可多讚賞、鼓勵子女的忍耐力、堅持與努力,注重他們的延遲滿足能力多於當下成果,便可成就將來更遠大的目標。
參考資料
Mischel, W., & Ebbesen, E. B. (1970). Attention in delay of gra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6(2), 329.
關於譚嘉宜女士(Chloe Tam)
譚女士曾於中小學、國際學校及私人教育機構,提供心理評估、個人治療、小組訓練和親職教育,改善學童的學業、情緒、社交及行為問題。譚女士現於大專院校及社會服務機構提供臨床心理治療予青少年、成人和伴侶等,工作包括個人輔導、生涯規劃及婚前輔導等。譚女士自求學階段一直致力推廣心理學,近年擔任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執行委員,繼續向社會大眾推廣心理健康。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科學碩士(輔導心理學)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PREPARE/ENRICH (婚前準備/婚後成長) 評估認可協談員
性格透視®(一級)認可培訓師
日本和諧粉彩準指導師
Mindful Kids (Coach Level) 兒童靜觀導師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