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心理健康 | 所有事物平均分配就是公平?三個步驟應對子女「偏心」投訴

13-12-2022
譚嘉宜-處理偏心投訴

「媽媽偏心!妹妹有新書包,點解我冇?」
「爸爸帶哥哥去食雪糕,我冇得食,唔公平!」
「我個水樽係黃色,姐姐嗰個係粉紅色,唔公平!」

育有多名子女的家長們,相信也曾聽過以上的說話,被投訴偏心。孩子之所以會作出「不公平」等判斷,往往基於與他人比較,然而與他人比較在成長中有重要作用。根據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在缺乏客觀標準的情況下,每個人傾向利用他人作標準,透過與他人比較來進行自我評價(Self-appraisal)(Festinger,1954)。


一些實證研究結果發現,孩子從兩歲起便開始觀察和比較父母對他和兄弟姐妹的教養行為(Dunn & Munn,1985)。透過自我評價,孩子能夠認識個人特點、能力與地位,建立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心理健康 | 小小事都好緊張?十招應付易感焦慮的孩子

可是,即使父母沒有刻意差別對待孩子,一旦孩子在比較中認定父母的差別待遇,若沒有妥善應對,很容易令家庭關係陷入僵局。認為自己經歷不公平對待的孩子,有可能將不滿情緒轉移到兄弟姊妹,引起手足衝突;他亦可能作出更多挑戰性行為,令父母採用更高壓和控制性的教養方式,跌入惡性循環(Meunier等,2012)。

面對孩子的「偏心」投訴,家長一模一樣地對待孩子便好了,將所有食物、衣物、玩具均等地分成幾份,每個孩子一份;另外,每個孩子擁有相等的時間打遊戲機,你認為這是「公平」嗎?這樣做可行嗎?

 

首先,「均等」(Equal)與「公平」(Equitable)是不一樣的,假如你育有3歲和12歲的孩子,你給他們買了兩部大小一樣的兩輪單車,這是「均等」而不是「公平」,只有大孩子能騎單車。再者,父母認為的公平對待,在孩子眼中不一定是公平,例如分別為孩子們買他們喜愛口味的蛋糕,大孩子看到小孩子吃得飽,自己卻吃不飽,因而認為不公平。

心理健康 |應付孩子說謊三大建議

子女的「偏心」投訴,不一定是針對單次事件,不滿情緒可能已累積一段時間。若家長遇上此類情況,建議要沉著應對,視投訴為增進彼此了解的機會,可參考下列以孩子感受出發的應對策略:

步驟一:不急於解釋「爸媽沒有偏心」

面對孩子的指控,家長很容易因著急而匆忙解釋說「爸媽沒有偏心你們任何一個,同樣疼愛你們,爸媽這樣做是因為……」而家長急於解釋只會進一步壓抑孩子的不滿和憤怒情緒,孩子更會認為父母在掩飾自己的偏心行為和否定他們的想法與感受。家長需明白即使你認為自己做到公平公正,孩子也可以認為你偏心,那是他們的主觀感受。

步驟二:把握機會聆聽孩子的需要

面對孩子的負面感受,建議家長可運用同理心(Empathy)代入他們的內心世界。協助孩子分辨和說出其複雜情緒,如憤怒、不安、傷心等情緒。然後理解情緒源頭,憤怒或許源於想爭取自己應得的關心;不安來自擔心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被手足取代;傷心因為爸媽對「我」的愛跟過去不一樣。孩子表面上投訴父母偏心,事實上背後是渴望更多關愛。家長在澄清自己前,不如先停下來聽聽孩子的心聲,讓他孩子分享他認為公平的做法,了解意見背後揭露什麼需要,例如:未就學的妹妹提出「我也要和姊姊一樣上補習班,因為上補習班有糖果吃」;哥哥提出「我不想溫習,想和年幼弟弟一樣每晚有2小時玩樂時間,因為晚上的玩樂時間有爸媽陪伴」。當然,家長也可以參考子女意見,共同討論出能滿足各人心中「公平」定義的做法。

步驟三:促進孩子理解「公平而不相等」的差別待遇

不同年紀、能力、喜好、性格的孩子各有不同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明白他與兄弟姊妹的不同之處,以至需求不同,有助他們消化「不均等」的情況,即使是受到待遇的差異大,他們也會視之為公平(Meunier等,2012)。家長可以耐心地解釋「不均等」的原因,例如:「年長孩子能力較高,在家中能擔當更多小助手角色」;「學齡孩子有更多學業責任,消閒玩耍時間相應減少」;「年幼孩子沒有自理能力,爸媽要花較多時間照顧」。另外,家長應避免比較子女,將不同年齡、性格的孩子作比較顯然是不公平,無意間的比較反而助長手足的慣性比較與競爭心態。

參考資料

Dunn, J., & Munn, P. (1985). Becoming a family member: Family conflic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understanding in the second year. Child Development, 56, 480-492.

Festinger, L. (1954). A theory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7, 117-140.

Meunier, J. C., Roskam, I., Stievenart, M., De Moortele, G. V., Browne, D. T., & Wade, M. (2012). Parental differential treatment, child’s externalizing behavior and sibling relationships: Bridging links with child’s perception of favoritism and personality, and parents’ self-efficac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9(5), 612-638.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IMG_3752-Chloe-Tam-2-scaled-e1644308128130-1024x980.jpeg

關於譚嘉宜女士(Chloe Tam)

譚女士曾於中小學、國際學校及私人教育機構,提供心理評估、個人治療、小組訓練和親職教育,改善學童的學業、情緒、社交及行為問題。譚女士現於大專院校及社會服務機構提供臨床心理治療予青少年、成人和伴侶等,工作包括個人輔導、生涯規劃及婚前輔導等。譚女士自求學階段一直致力推廣心理學,近年擔任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執行委員,繼續向社會大眾推廣心理健康。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科學碩士(輔導心理學)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PREPARE/ENRICH (婚前準備/婚後成長) 評估認可協談員
性格透視®(一級)認可培訓師
日本和諧粉彩準指導師
Mindful Kids (Coach Level) 兒童靜觀導師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 | 世界紛亂讓人感到不安恐懼? 4招減輕孩子焦慮
心理健康 | 為掩飾自卑而講大話?誠實需要坦誠信任
心理健康 | 讓孩子學識拒絕

心理健康-拒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