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心理健康 | 認識生涯發展理論 增加孩子造夢的機會

17-10-2022
心理健康-生涯規劃-成長

最近筆者與友人分享有關小學生涯規劃教育的工作時,收到的回應往往是:「什麼?小學生都要談生涯規劃?」。是的,其實小學生涯規劃並不是新興的概念,不少海外國家如加拿大、新加坡等早已在小學階段推行生涯規劃教育多年。香港教育局最近亦訂定了「小學生涯規劃教育推行策略大綱」(下稱策略大綱),將生涯規劃教育由中學提早至高小階段推行,幫助學生及早認識自己的志向和興趣,為未來做好準備。

認識生涯發展理論

策略大綱中提及:小學生涯規劃教育囊括三大學習要素,分別為「自我認識及發展」、「升學/事業探索」和「升學規劃與管理」,而三者之中又以「自我認識及發展」為教育重點,這是因為小學時期正是發展自我的重要階段。

美國心理學家唐納.舒伯(Donald Super) (1980) 認為生涯規劃是一個持續和終身的過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均會有不同需要。根據Super的生涯發展理論,14歲或以下的孩子處於生涯發展的成長期,是發展不同的興趣、建立態度、發掘能力和自我概念的時期。而他將成長階段具體分為三個階段:幻想期(10 歲或以前)、興趣期(11-12歲)和能力期(13-14歲)(見表1)。小學生正處於幻想和興趣階段,許多時侯通過外界認識不同職業,並對於自己感到有趣、好玩的職業充滿幻想和進行模仿。譬如說,子女假裝拿著咪模仿明星唱歌、或是在課室拿起粉筆模仿老師上課,這些都是孩子通過幻想和模仿表達對不同行業的好奇心。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於2016年進行的「兒童志願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小五至小六學生心儀志願頭三位是明星、運動員及遊戲程式設計師,亦有不少學生填上「Youtuber」、網絡紅人、遊戲實況主播等非傳統的志願。這其實反映了孩子處於興趣期的特點,以興趣為中心,在投入參與的過程中開始聯想至未來,希望追求持續地參與自己感到喜愛、有趣的事情。

在孩子的生涯規劃教育中,家長可如何協助他們建立自我概念?

心理健康 | 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鼓勵孩子「造夢」

筆者曾經在輔導個案中遇到一位非常喜歡畫畫的學生,因爲媽媽認為畫畫沒有前途、賺不了錢,而強烈反對她投放時間於畫畫,甚至批評她正在做一些沒有用的事情,不要再發白日夢。這也令她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未來的人。

當孩子表達自己的夢想時,建議家長可多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並對孩子的夢想保持好奇。譬如孩子夢想成為畫家的話,不妨多問問:「你為什麼想要成為畫家?」「想做怎樣的畫家?」。

也許家長會覺得孩子的一些想法「離地」、不切實際,別忘記他們仍在「造夢」的年紀,切忌用成人的眼光來評判孩子的想法,扼殺孩子的夢想。 家長應尊重孩子的天馬行空,鼓勵他們大膽「造夢」,並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支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夢想被重視,被呵護,給予孩子對未來的希望感。隨著不同階段的生涯發展,孩子會逐漸考慮自己的能力、價值觀、外在環境等因素,調整自己的生涯方向。

增加孩子「造夢」的機會

上述「兒童志願調查」結果顯示,孩子選擇未來想做的職業,或與其接觸的事物有關。建議家長讓孩子自小接觸更多不同的課外活動,例如興趣班、制服團體、參觀不同博物館及展覽等。通過增加不同學習經驗,創造更多尋找夢想、發展興趣的可能性。

筆者曾遇上一位學習了不同種類舞蹈的學生,她表示從小媽媽安排了她學習芭蕾舞及中國舞,不過學了多年她覺得自己談不上喜歡它們。她知道這些都是媽媽喜愛的興趣,為了不讓媽媽失望,她沒有向媽媽表達內心想法。

增加孩子「造夢」機會的過程中,建議家長可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願,同時讓孩子參與其中,給予他們有自我決定的機會,增加孩子對個人生涯規劃中的連繫感、自主感和勝任感。

參考資料:

Super, D. E. (198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6(3), 282-298.

Super, D. E., Savickas, M. L., & Super, C. M. (1996). The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3, 121-178.

女青公佈「兒童志願調查」結果. HKYWCA. (n.d.). Retrieved October 14, 2022, from https://www.ywca.org.hk/zh-hant/%E6%96%B0%E8%81%9E%E7%A8%BF/%E5%A5%B3%E9%9D%92%E5%85%AC%E4%BD%88%E5%85%92%E7%AB%A5%E5%BF%97%E9%A1%98%E8%AA%BF%E6%9F%A5%E7%B5%90%E6%9E%9C 

彭俏姿小姐 (Ms. Gigi Pang)

Gigi現時於Edge Development Centre 任職輔導心理學家,參與教授由教育局委託,香港教育大學2021-2022年度首次開辦的小學生涯規劃教育證書課程,以配合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時,她在中心與香港教育大學聯合舉辦的地區性學校計劃 – 「心腦加油站:補習.輔導計劃」中擔任評估、危機介入、培訓及督導的角色,培訓前線同事執行及策劃服務,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及/或受精神困擾的學生提供學習及身心靈的支援。

專業資歷
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心理學碩士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心理學)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之認可綜合調解員
修畢八星期「靜觀認知治療」、八星期「靜觀自我關懷」、「正觀親職進階導師訓練」培訓課程
修畢由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Children and Family Law開辦的「兒童為本的親職協調員培訓」課程
修畢認可之家事調解專業訓練課程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 | 為甚麼孩子要「損人不利己」?
心理健康 | 如何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謹記3個與孩子相處要點
家庭教育 |如何培養孩子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