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子女成長】 創傷 後反應——肉眼看不見的 傷痕

06-05-2021
子女成長-創傷-肉眼看不見的-傷痕og

《肉眼看不見的 傷痕 》一件虐兒案件,隨着法庭作出判決,事件算是得以完結。可是對於事件中的人,那些 創傷 又是否能夠得以修復?其實無論是成人,抑或兒童,一旦不幸目擊或被虐待,都有可能產生極大的壓力反應,對身心構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想像一下:一天,你突然被人毆打,受傷過後,你會有甚麼反應?身體可能會變得緊張,對周遭環境格外警惕留神;感到不安、焦慮和忿怒等的情緒;不由自主地重複回想事件發生的經過,嘗試理解事件固中因由,好讓自己可以預防事件再次發生;為了避開可能的危險和內心的擔憂,你可能會作出一些逃避行為,例如避開那些令你聯想到事件的事物和地方。


以上都是一些常見的 創傷 後反應。當然,人人反應都可以不一樣,但一般那些反應都是自然的防禦意識和形態。對於成年人,要處理和表達這些壓力,相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認知、情感表達及語言能力仍在發展中的兒童?因此,兒童較多情況會通過行為和生理表現出來,例如,發惡夢、遺尿、胃口變差、學習情況倒退、情緒波動,變得格外依賴等,這些變化是家長/照顧者要注意的,因為它們都可能是兒童需要協助的訊息。
 

然而,在被虐個案中的兒童,傷害自己的,並不是陌生人,而是本應為愛護自己、照顧自己的親人;傷害亦不是一次意外或衝動,而是好像變成一種常態般的虐待……這種牽涉親密關係、重複出現的 創傷 經歷,帶來的影響則更為複雜和長遠。
 

創傷 經歷削弱了兒童對人的信任和安全感,破壞他們對生活的掌控。為了保護自己,有些兒童變得具侵略性,亦有些兒童因為失去對世界和人的信心而變得冷漠,引來社交及人際上重重障礙。為了克服難以理解的經歷,有些甚至把施虐者的行為合理化,扭曲自身的價值觀。這一切,都是 創傷 經歷可能帶來「肉眼看不見的 傷痕 」。


有些人說:「時間可以沖淡一切」,我不認同。當骨肉破裂了,內心破碎了⋯⋯那些傷口是不能自動痊癒的。不加任何照料,反而會拖延了復原的速度,甚至乎會引致發炎,心理創傷亦然。有研究指出, 創傷 經歷與精神問題,包括創傷後壓力症、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等精神疾病,以及自殺性有顯著相關。


創傷 帶來的,不單單是身心靈的傷痛,那些創傷記憶更是對自身價值和世界觀念帶來嚴重衝擊。倘若不加理會,心理創傷的陰霾很大機會會一直伴隨兒童,影響着他們自信心、人際關係、認知⋯⋯各方面的成長和發展。而歲月的痕跡不但不能治癒創傷,更加可能蒙蔽了 創傷 的 傷痕 ,增加治療的複雜性和難度。由此可見,及早正視心理創傷及其影響相當重要。可幸的是,這些 傷痕 是可以療癒的。一般有關 創傷 治療都需要長時間的輔導,按臨床治療模式,大概需要至少一年時間(實際治療進程因人而異)。整個治療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 減少症狀,提升情緒、社交等自我管理,同時,確保治療關係和過程是安全的、穩定的 – 這樣可以幫助增強案主對生活和面對過去經歷的把握;2. 重新理解及整理 創傷 記憶 – 一步步疏理當中可能既混亂,又矛盾的情緒和想法;3. 整合並接納重新的自我認知和價值 – 以新的角度適應生活,聯繫關係。


當然,家長/照顧者亦需要配合,盡量與孩子維持安全穩定的生活常規,耐心地引導兒童表達情緒,多作陪伴,協助修復他們對人的信任和安全感。適當的處理,能夠幫助兒童過渡 創傷 ,甚至可以把「肉眼看不見的傷痕」轉化成為學習和成長的一部份。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11f81b1f-6791-495d-b9d7-0066c103013f-1024x768.jpg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方雅榕Naner
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主修心理學 副修輔導) 及後於香港樹仁大學完成輔導心理學碩士學位;屬香港心理學會、亞洲專業輔導及心理協會,及The Psychotherapy Society of Hong Kong 註冊會員
現於本地社福機構從事有關精神健康的心理治療及輔導工作,過去亦曾於不同專上學院教授心理學相關課程
希望透過心理輔導的專業知識,讓大家更了解人的心理和需要,發揮自身獨特的生命力,面對生命中各種挑戰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

【 DSE 攻略】 疫情 下以正面心態備戰DSE

DSE攻略-疫情-正面心態-備戰-D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