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經常主辦不同比賽,也會和小朋友參加不同的比賽,所以會藉此留意觀察小朋友及老師的情況。市區直資小學的小朋友,給人的感覺比較活潑、善於表達自己,比較率性、靈活、開朗。
媽媽Online|Yvonne Wong
近日筆者帶孩子到不同學校參觀,發展直資學校的排名和三年前略有不同。可能因為移民潮、疫情、學校策略改變的緣故,有些學校排位上升,有些排位下降。家長報名之前,可以到大考、升學天地等網站等查詢一下。
近日筆者帶孩子到不同學校參觀,發展直資學校的排名和三年前略有不同。可能因為移民潮、疫情、學校策略改變的緣故,有些學校排位上升,有些排位下降。家長報名之前,可以到大考、升學天地等網站等查詢一下。
筆者最近帶了孩子去了兩間中學參觀。其中一家是上體驗班,孩子說,他的一組絕大部份都是小五生。帶小五的小朋友去參加中學體驗班,絕對不是太早,也不是筆者太「怪獸」。在開放日的中學,孩子也遇上自己的同學。筆者之前的文章也提示過各位家長,明年今日因為要準備呈二及報名,真的沒太多時間帶小朋友去各間中學的開放日巡迴參觀,小五反而是最佳時間。
作為家長,也會關心施政報告,當中有不少篇幅和學生有關係的,例如STEAM 教育、國民教育、生涯規劃等等。學科上,學生可以報讀STEM 相關學科,或一帶一路相關的學科。筆者想說STEM 教育不只是編程教育,我們需要「科技教育策略」才能公帑更有效運用。
作為家長,也會關心施政報告,當中有不少篇幅和學生有關係的,例如STEAM 教育、國民教育、生涯規劃等等。學科上,學生可以報讀STEM 相關學科,或一帶一路相關的學科。筆者想說STEM 教育不只是編程教育,我們需要「科技教育策略」才能公帑更有效運用。
10月8日,筆者聽了潘浚程老師的升中講座,雖然這次是第N次聽升中講座,仍然有不少收穫。元天中文老師的排比句與層遞句的分別,也真考起筆者。數學老師說不是單單孩子一個人去學習,而是與子女一同學習。
記得數年前孩子準備升中的時候,看過一篇文章,大約說小五小六的家長很難做朋友,初小時熱鬧的家長群,在小五小六時會變得沉寂起來。大家大多只會交流一下默書紙、今天的功課,大家很少會交流孩子大約報讀甚麼中學,更不會談課業。除非十分相熟,否則很少面試完在群內交流面試內容。小六畢業之後,更可以變成陌路人般,曾經的戰友,各散東西。
最近同學仔家長詢問小五開始聽升中 講座是否太早,筆者說不是。就算小四開始聽講座也不是太早,機會只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根據以下數點,便明白為何子女於小四開始準備升中亦不會太早。
上星期已提示了家長記得小五開始去檢查功課,因為有些中學申請時要求同學呈交小五(或小六)已批改功課。相信各位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不同的成績較佳、字體較美觀的已批改功課去呈交。大家真的不要到小六才後悔莫及,記得小五開始就要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