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不只是父母關注的課題,連祖輩也關切。隨著教育觀念改變,教育界強調選擇最適合孩子的學校,而非名校至上。在新城知訊台節目《人仔細細》中,主持人黎莉與ABC Pathways負責人Bally探討幼稚園轉校的關鍵考量,以及如何為小學銜接鋪路。
黎莉分享朋友的煩惱:孩子就讀名牌幼稚園K2,有傳統著名小學作「龍校」,卻因孩子的性格不適合傳統教學模式,萌生轉校念頭,但相信家中「四大長老」不會支持。
選校原則以「孩子為本」
Bally說,傳統幼稚園與小學的教學模式往往一脈相承,若孩子無法適應,即便勉強升讀名校,反而需要不停補習,學業生涯也不會開心。過往許多家長為子女選擇PN班或K1時,往往依循傳統思維,例如優先考慮「一條龍」學校或就近入學原則,然而,新一代家長逐漸意識到,若幼兒階段基礎打得不夠好,升小後便需不停補習。因此,現今家長更重視能銜接小學的教學模式的幼稚園,期望裝備好小朋友的學習能力,為升讀心儀小學鋪路。
對於幼稚園轉校,Bally說:「K2、K3轉校大有人在。」ABC幼稚園主張快樂學習,塑造無壓力的學習環境,學生的學術成績也很亮麗。她觀察到,越來越多家長在子女完成升小面試後(暑假前或K3新學年開學後)轉讀ABC幼稚園,因為家長預視孩子升小後可能面對學習差距,希望孩子追上中英文程度,「追得多少追多少」,升上小學也不至太辛苦。

「零壓力教學法」受推崇
ABC幼稚園明年迎來創校十周年,以「零壓力教學法」聞名,同時維持出色的學術成果。這種創新觀念逐漸改變家長的認知,校方見證過長輩或配偶由不接受、不相信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到現在「流著ABC的血」,十分支持和明白ABC的教育理念。家長甚至自組「ABC友好家長校友會」,團結校友和家長,互相支持。Bally說,「這個凝聚力很大,令他們有真實例子說服長輩,他們亦會向身邊的朋友宣傳ABC。」
人仔細細|肩負起社會責任為有需要學童提供免費教學 按照學生能力編班因材施教
對於初次接觸ABC教育理念的家長而言,要說服他的孩子來讀ABC是很難,校方建議家長參與講座,逐步理解ABC的教學模式和育兒觀念。尤其四大長老的教育觀念還停留在數十年前的模式,也慣於以過往經驗來評判當下教育需求。然而,家長必須了解未來數十年世界變幻莫測,現今教育必須塑造小朋友的自學能力和建立學習興趣,而非填鴨式教育。Bally進一步說:「未來教育是要令小朋友享受學習、喜歡上學、發掘不同問題,才能對抗AI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