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態度往往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些老師的處事手法可能會影響家長對學校的印象,甚至有為孩子轉校的念頭。在新城知訊台節目《人仔細細》,主持人黎莉與ABC Pathways負責人Bally探討轉校的抉擇與建議。
黎莉有一位朋友,她的孩子通過俗稱「大抽獎」的統一派位,入讀區內不錯的學校,學校在學業成績方面很嚴謹,令學生也很緊張。同時,學校有很多不同的課活動,有老師提議該家長不要讓孩子參加那麼多課外活動,因為會影響小朋友的成績,孩子已小四,該家長就向黎莉透露想轉校。
老師偏愛乖巧學生
有一次,小朋友因病缺課數日,老師卻告知她:「這麼多天沒回校,會追不上進度。」這位家長與其他家長分享此事,大家的反應卻十分平淡:「老師一向如此,他的語氣就是這樣,他對學生成績的要求一向很嚴格。」大家對此習以為常,卻沒有人向校長反映老師的態度。在群組的家長也知道老師偏愛乖巧且成績優異的學生,對成績一般的孩子則較少關心。

黎莉對此也有所疑惑:「我相信許多家長都曾猶豫過是否向校長反映問題,但又不敢說,因為『人質』在老師手。如果現在向校長反映,校長再轉告老師,那麼人人都會知道是我說的,孩子還在讀書,怎麼辦?」
這位家長雖然有意讓孩子轉校,但考慮到小四即將升上小五,面臨呈分試壓力,加上轉校並非易事,因此遲遲未作決定,黎莉請問應怎麼辦。
人仔細細|肩負起社會責任為有需要學童提供免費教學 按照學生能力編班因材施教
Bally不認同「人質在手」的說法。她指出,現今家長擁有許多反映問題的管道與機會,教育界對家長的意見亦十分重視。「家長可以透過社交媒體表達對學校的不滿,學校最怕的就是家長誤解了老師的好意。因此,學校在處理家長問題時會更加謹慎。」
轉校前了解學校理念
她進一步分析,如今學生人口下降,許多學校都樂意招收插班生。若孩子在運動方面表現優異,更可能成為優勢。因此,轉校的關鍵在於尋找適合的學校,所以轉校前必須了解學校理念。
其實,這位媽媽早前已有轉校的打算,但孩子因為有自己的朋友,且已加入校隊,因此一直不願離開。然而,當母子二人最終覺得無法再忍受時,才開始認真考慮轉學問題。Bally 建議,如果確定要轉校,應該儘早行動,因為小五轉校,要適應新校,也有機會影響呈分試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