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管教孩子時,或許曾情緒失控,若要孩子避免重蹈覆轍,一定要了解他們背後的行為動機。在新城知訊台節目《人仔細細》,主持人黎莉與ABC Pathways負責人Bally探討如何有效解讀冰山理論和應用身心語言程式學(NLP),有助拉近親子關係。
如何了解背行為動機?
黎莉跟隨Bally 學習育兒的經驗,指出自己有時對待8歲兒子也會情緒失控。Bally提及冰山理論時,強調觀察不僅行為表面,更應深入了解背後的動機。黎莉坦言她對於透過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仍感困惑。
Bally解釋,當孩子展現不佳態度時,父母應探究為何孩子以這樣的方式對待他們。孩子的性格、態度和價值觀受原生家庭影響,而孩子的行為可能是在模仿父母的情緒表達方式,以另一種方式表達內心的不滿情緒。「有時小朋友是在複製你的情緒,他用另一個方法去表達他不開心的情緒。」
此外,家長需有「覺知」,了解事情不對勁的原因,例如孩子在學校遇上不開心的事或發生了什麼事情?他不喜歡某科目或老師?Bally說:「其實我們沒有企圖了解他背後的不同原因,我們往往只關注功課和成績,並沒有在意他的感覺。大家只是用情緒代達不滿,沒有了解冰山底層。 」
人仔細細|肩負起社會責任為有需要學童提供免費教學 按照學生能力編班因材施教
覺知覺察生氣原因
黎莉認同每次跟小朋友爭執的時候,爭執時家長常常受情緒所控制,孩子則只看到媽媽的情緒爆發。Bally以煲水作比喻,「當我們問『為什麼我對你這麼好,你還是這樣?』、『為什麼你這麼對我』、『為什麼這個社會這麼不公平?』,其實我們的思考過程像煲水,這些自言自語會激怒自己,然後情緒就倒在身邊的親人最愛錫的人身上,這個是對他們很不公平。」
Bally在NLP課程上,會提醒家長覺知覺察,當自己一生氣的時候,便要立刻要找回自己的冰山底層——生氣的原因,還要覺察生氣的那一刻。黎莉舉例她不滿兒子對人的態度不好,Bally建議家長首先冷靜,讓孩子了解對方的行為會影響到他人,並說明自己的期望。家長可以這樣說:「兒子,我不知道你學校發生了什麼事 ,你可以跟我說,但是如果你這樣的態度,令到我是很不開心,你有不開心可以平心靜氣可以跟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