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活動不限於課後活動或興趣班,今年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迎來40周年,協會主席梁慧盈老師接受《新城教育+》專訪時表示,課外活動泛指學生學習活動,因此協會希望幫助老師掌握不同學科知識或是學習技能,令學生鞏固、預習、延展和深化所學的知識,強調「課外活動和學科是有緊密的掛勾」。協會正積極籌備STEM學界比賽,藉此提高學生體適能水平,促進學生的健康和全面發展。
由教育有心人創辦
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踏入第40屆,是一個資歷深厚、有專業基礎的教育團體。1984年馮以浤老師與一批有心在學生活動帶領的老師組織了這個協會,幫學校的主任處理他們面對帶領學生活動的一些行政問題、了解管理風險、處理專業學習水平面對的一些挑戰、檢討活動成效和管理評估、凝聚不同學校的學習經驗、代表學界探討業界未來挑戰等。
她舉例:「香港有很多STEM學界比賽,怎樣可以面對國際級的STEM比賽?協會便聯繫幹事分享他們在STEM教育面對國際性比賽的經驗給會員,令到大家可以凝聚共識。」
大眾對課外活動的概念是課後活動或是興趣班,梁主席指,課外活動的定義不單止是一些課堂以外學習的活動,亦包括學生學習活動,「學生學習活動是涵蓋他們課程裏面所學習的活動,即是他們學習的科目要透過活動去加以鞏固、預習、延展、深化或者是內化他們所學的知識,所以課外活動可以和學科是有緊密的掛勾。」
助老師掌握理念和學習經驗
協會幫助老師在學生學習活動的層次上,擁有自己的學科知識,加強他們所掌握的學科知識或者要掌握的技能。協會與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了一個體驗式的「學生活動教育文學碩士」課程,她表示「背後有很多理論,支持老師是透過不同體驗式學習活動,將他們所要教的學科知識或者是學習技能做到最好。我們透過這些體驗式的學習,訓練有興趣學習的老師掌握這些理念和學習經驗。」當老師掌握相關理念和技巧,受惠將會是學生。
推動學校體育發展
協會近年推動學校體育發展,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學生運動量減少,每 5 名學生有 1 名超重和肥胖。協會今年協辦「第三屆聯校智能運動STEM大賽」,通過培訓和優化措施提高學生的體能活動水準,有利學生的健康和全面發展。
學生需要在是次比賽準備6至8星期訓練計畫備戰,不僅是一場體育比賽,更是一次深刻的專題研習體驗。同時透過AI科技,發揮學生運動潛能,冀推動全港更多學生參與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