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長都會願意在社會服務中心裡為孩子報讀興趣班組,因為這類中心會設有社工和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在觀察到孩子出現異樣,甚或是有特別的需求時,可以及早發現和介入。早前,有社福機構的興趣班活動中有一個個案處理,值得與各位家長分享一下其處理方法。
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在課餘的時間可以增值,會為孩子報名參加林林種種的興趣班組、參加不同的比賽和訓練。家長目的是希望孩子在向上流的過程中,讓孩子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升學制度中,就算不能嬴在起跑線,也不希望成為下游的一群,故此才積極為孩子做好充份的裝備。
而是次個案的家長,正為孩子成功爭取報讀了一班老師口碑比較優質的畫班,同時為孩子購買了一系列的畫具。孩子手上拿著畫簿、畫具逗留在畫班中不夠5分鐘便哭著離開班房,這情況持續了2次課堂,家長在接回孩子時看到未有完成的畫作大感不滿,言語上對孩子責備,這情況引起了工作員的注意。工作員先向畫班的負責同事了解班組的老師和學員的組織結構,並理解到孩子生活在雙職家庭中,父母為了家庭收入而奔波勞碌,孩子有時是由父親接送到畫班,有時是由母親接送到畫班。
工作員處理的手法值得與家長們分享。孩子在第3次課堂時再次在課堂中哭,工作員先讓孩子離開現場,在觀察到孩子情緒很快便穩定下來,便請孩子放下在手中抓緊的畫筆畫簿,並給予一些零食先讓孩子拿著。及後,工作員請孩子介紹畫簿中的作品,孩子很開心的告訴工作員畫中的作品,工作員發現孩子的圖畫都很正面,並有一幅圖畫表達出對家庭的歡愉感覺。工作員意識到孩子很重視與父母的關係,可是其父母很希望孩子能夠學懂畫畫,然而孩子的畫畫水平根本未能跟上老師的進度,故此未能把圖畫完成,擔心父母會感到失望的想法下,孩子隨即便感到焦慮。
在負面的情緒圍繞下,孩子自主的在畫班哭,意識上希望離開畫班。工作人員在家長接回孩子的候與家長分享了孩子的情況,家長當時擁抱著孩子,並向孩子表示父母對其關愛,請孩子放心去學習和嘗試新事物。孩子在及後的課堂中經已沒有哭著要離開,即使未能跟上進度,但在工作員的介入下,老師亦多加關注了孩子的學習,以及多在課堂中支持鼓勵學習。
孩子是K3的學生,情緒和人際關係的認知已初步建立,當中包括父母的關係。若果家長在看到孩子在逃避課堂便責備的話,有機會破壞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因為孩子背後的動機並非要對抗父母。特別是在初小階段的孩子,家長不要觀看到孩子的表面便作出判斷,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才對正下藥才能使孩子正向成長。
梁秉堅 Jeff Leung
註冊社工
關注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推動正向Positive文化,
提升社會、企業、家庭保持「正向」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
相關文章
正向成長|學習餐桌禮儀可增強社交能力
正向成長|小朋友情商高擁有的六項主要特徵
正向成長|如何讓子女變得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