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兒童心事台|Rosa Kwok郭博士 六大方法應付愛頂撞的孩子

25-08-2022
ROSAKOWK 20220822 應對愛頂撞父母的孩子


我們都知道孩子會對父母展示很多不尊重和粗魯的行爲:例如,他們會摔門,翻白眼,告訴你他們討厭你。父母會非常擔心和沮喪,想知道這些行爲是孩子故意頂撞父母,還是僅僅屬於「粗魯和輕微的不尊重」。那麼父母怎麼才能知道這些叛逆和粗魯的行爲是否已經越界或者太過分了呢?

什麼是「不尊重」?

當人想故意傷害別人時,我們會故意互相辱罵,貶低他人,傷害他人。
區分不尊重和一般粗魯的行為的一個好方法就是考慮其背後的意圖。

也許你的孩子只是在表達他不開心的感覺和他想要更多自由的期望?他是否會用一些粗魯的行爲來表達他的不滿,比如摔門、跺腳、說話時突然離開現場、發脾氣或翻白眼?你需要理解這是孩子受挫的一種表達,而不是有意的不尊重, 挑釁,或想要傷害你。家長要堅持這個想法,而不要因爲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不滿而分心。例如,如果問題是關於他的家務,那就堅持下去——不要讓孩子粗魯的行為(比如摔門、跺腳) 轉移你的注意力。孩子的無禮取鬧是他的問題,而不是你的問題。不要參與其中。不管他有多不開心,你都要施加適當的限制並堅持你認爲正確的事情,這樣你才能處理好這件事。

假設你告訴10歲的孩子,他不能在晚上用手機,但是你發現他在睡覺的時候還在發短訊。我認為這只是孩子試圖控制自己的生活, 並嘗試制定自己的規則的笨拙嘗試。我能理解孩子想有更多的自主權, 我會溫和而堅定地向孩子再次表達這個界線 但如果孩子因為你要沒收他的手機而罵你,向你扔東西,這就不一樣了, 我認為這的確是一個不尊重/不敬的行為

很多家長也希望當自己和孩子住在同一個屋檐下, 孩子會聽我們的話, 並且遵守我們的規則。這是合理的。但與此同時,你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希望尋求自己的自主權,令自己能獨立地思考,孩子並不希望被他人所限制。這也是合理的。你和孩子雙方都沒有錯。

但問題是,一方面孩子們往往不知道如何找到更合適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獨立的渴望,學習接受父母所設的限制,並在必要時學會遵守這些限制。另一方面,父母可能沒有意識到孩子看似不尊重父母的粗魯行為,往往因為孩子期望能得到更多的自主權,而不總是受制於父母的規範 。

孩子看似不尊重父母的粗魯行為,其實不一定真的想對付或挑戰父母的底線。

當然,孩子需要學習如何傾聽他的父母,同時尋找適當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父母也不要給孩子的行爲貼上「不尊重」的標籤,並且不要總認為孩子是故意頂䃥父母。

當孩子違反規定時,父母應讓孩子承擔責任,這樣做是合適及有益的。但是,當父母一旦誤解並認爲孩子不遵守規則是對父母不尊重或不敬時, 這很有可能會引發家庭中的戰爭。這些爭鬥通常包含一些刻薄的語言,有時甚至會發生肢體衝突。這是因爲當父母認為孩子是故意頂䃥自己, 父母和子女的情緒就會變得更為激烈和強烈。毫無疑問,在這種情況下發生衝突的機會率會很高。

以下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與你分享六個方法,讓你學會應對會頂嘴的孩子


1: 不要對孩子的粗魯行爲先入為主

爲了幫助你的孩子學懂尊重別人,你要明白孩子表面看似故意頂撞你的行爲可能是孩子對自己欠缺自主權的一種表達方式,而不是真的在攻擊/針對你。事實上,正是因爲你在家庭中是有權力的,孩子才想爭取他的自主權!不要認爲孩子的行為是針對你的;只要讓孩子學懂爲自己所有不恰當/用詞不當的行爲負責就可以了。同時思考一下你是否給予他們足夠或合理的自主權?也許現在是時候讓你的孩子為自己做出更多的選擇,同時也讓孩學習面對因自己所造的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心理健康 |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玩電話? 家長要考慮的三件事

2: 認真審視自己

爲了幫助你的孩子學會尊重別人,我們要好好審視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在無意中, 或間接地引發孩子的無理行為。觀察一下你是如何處理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你會否在不經意間做得太多或是太少? 好好留意一下你和孩子的爭執中,你扮演了什麼角色?


另一種常見的親子溝通問題是:父母對孩子並沒有太多的期望和支持,因此也不會讓孩子爲任何事情負責。孩子長大後便會相信,當她住在父母的家中,她既不需要遵守規則,也不需要聽父母的話。在這種情況下,父母甚至可能會說他們確實對孩子有所期望/要求或支持,但他們的行爲卻並非表現如此。如果你總是想辦法爲孩子的不良行爲找藉口、辯解、合理化和最小化,一次又一次地讓孩子擺脫自己所需承擔的責任,即說明你對孩子的要求/期望不夠。


一般來說接收到這種訊息的孩子有獨立性,但卻缺乏界限或指導。最終的結果是,孩子會有焦慮和失控的感覺。她會經常做出不尊重的行爲,因爲,第一, 孩子知道即使自己對父母發脾氣,父母也會縱容自己;第二,孩子還沒學會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當父母傾向於對孩子「妥協」、「縱容 」、「情緒失控」或「發脾氣」,而不是採取明確的行動並表明自己的立場,父母便是親自爲孩子越來越多的無禮行為埋下種子。

3: 在家庭中創造一個互相尊重的氣氛


爲了讓孩子學會尊重,我們要在家庭中創造一個互相尊重、互相關心的氣氛。作為孩子的父母, 我們也要傾聽和尊重孩子的意見。當你願意這樣做, 孩子會發自內心的尊重你, 從而令孩子也願意傾聽和遵守你所制定的規則。

4: 不要命令孩子


爲了幫助你的孩子學會尊重,不管孩子怎樣發脾氣,你都必須要按照「你希望孩子與你溝通的方式」來與孩子溝通,尊重孩子,而非命令孩子。同時也讓孩子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我明白當你的孩子正在發脾氣, 大吼大叫時,  你很難繼續尊重他/包容他, 但是做孩子的好榜樣是十分重要的。當孩子能看到不管他怎樣發脾氣,但你仍然保持冷靜,以「你希望孩子與你溝通的方式」來與他溝通,孩子會從你的身上學懂我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5: 認清你想教導孩子什麼東西


爲了幫助你的孩子學習尊重他人,請不要把他因為面對挫折所產生的沮喪情緒和粗魯行為當成一個大的問題。我想再次強調的是,不要把這些表達方式當成是孩子針對你的行為。換句話說,不要讓孩子做出粗魯的行爲,比如跺腳、翻白眼、頂嘴、 摔門、離開和其他行爲令你覺得這是孩子故意針對你的,這些只是你孩子表達他正在感到沮喪的方式。孩子們有權感受他們的情緒——孩子正在學習面對自己波濤洶湧的情緒,這些行為並不是針對你的。


要小心不要把孩子沮喪時的感受、行為或分歧太放於心,也不要認爲你的孩子在表達這些感受時是故意不尊重/挑戰你的權威。我們只需要幫助孩子學習以更有效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情緒。

但是, 家長一定要認真對待那些故意傷害你或別人的孩子 —— 那不是溫和的反叛,而是真真正正的不尊重。當你看到孩子真的不尊重你,你不需要立刻羞辱孩子,記得我們上一點有提過,我們要記得以「我們希望孩子與我們溝通的方式」來與孩子溝通。因此,我們要訂下規則,明確地指出在這個家中有什麼行為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而當你看到孩子有這一類的行為時,明確地向孩子指出他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也許當孩子不尊重你時,你可以使用以下的例句,先讓孩子冷靜下來, 讓他有一些自控力,不再故亂叫你的名字或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待你時,你才繼續與孩子講話。

「嘩…討厭這個字是很傷人的,我知道你一定很難受,所以你跟我這樣說話。你也知道我不會用這個詞語來與你溝通,你可以用你的言語向我表達你的傷心,你不需要通過傷害我來告訴我你很傷心。來,告訴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當你用這些字以及這個語氣來與我溝通,我感受到被傷害。請你以另一個方式向我表達你想說的話。」

「我知道這一刻的你十分生氣,你真的希望我能容許你參加這個派對。我願意聆聽你想說的話,但當我感受到被攻擊的時候,我很難專注在聆聽你的話。所以讓我們先冷靜一下,當我們都平靜了,我們再來溝通。」

我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如果孩子的行爲越界, 或孩子有不尊重你的行為,應該確保自己避開這些刻薄的對待。當你的孩子將來這樣對待你時,你應決定自己應該要怎麼做。孩子的無禮行爲是他的問題;但是你有責任決定你願意忍受什麼和不願意忍受什麼。

6:  尋找問題的核心

當你的孩子對你有點粗魯時,每次你都要問問自己,「孩子這個不尊重人的行為由誰來負責呢? 」例如,如果你告訴你的女兒她不能去參加聚會後,她跺着腳,低聲嘟囔,那麼不要讓她的無禮變成你的問題。不要參與其中。她的粗魯行為是她的問題。你的責任是決定她是否能去參加聚會,並執行你深思熟慮而非衝動所作出的決定。


孩子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到更好的方式來表達她的難過。即使她只有3歲或18歲,她也可以發脾氣——那是她的事。你不必屈服於孩子的行為,逃避它,或因它而發狂。你有自己的問題要解決;那才是你的事。你也要記住,跺腳和喃喃自語(儘管這很煩人), 孩子的自控能力已經做得不錯——如果她不是喃喃自語地走開的話,她可能會對你大喊大叫或者對你動手動腳。 如果你能專注在自己需要處理的事情,而不是回應孩子過分的行為,孩子就越能看得出你和他是兩個獨立的人,孩子也會學懂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總結: 尋找責任的起點與終點

通常在我們的孩子和我們愛的人身上,我們的焦慮使得我們在情感上與他們糾纏不清,以至於我們不知道哪裡是我們責任的終點,哪裡才是他們責任的起點。努力安定自己的情緒, 而不是針對孩子的行為問題,這樣你們就能更好地「看到」和欣賞彼此。這也將有助於你和你的孩子之間培養尊重——以及你所有的人際關係。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4至12歲,我鼓勵你了解一下由我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以及英國倫敦大學的精神科醫生 Dr. Farhana,我們一起為香港家庭所準備的Happy You親子故事會。在一個為期8星期的線上親子故事會之中,我們會教導孩子一些社交技能讓孩子跟其他朋友、長輩的溝通方式變更好:  https://learn.drrosakwok.com/happy_you/

 

此文章由郭博士授權轉載

 

郭博士 Dr Rosa Kwok 是一位兒童心理學家,從事兒童早期教育研究超過10年,現正在英國的一所大學擔當兒童心理學講師。郭博士在英國、香港、台灣、大陸等地區,已舉行過上百場演講,家長講座和師資培訓課程,療癒各位因培育孩子而煩躁不安的爸爸媽媽。
郭博士相關資訊:Facebook專頁 YouTube頻道 網誌Blog 免費訂閱教養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