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冷,社會上有不少弱勢群團需要關心,例如獨居長者、無家者、劏房戶家庭這些經濟條件欠佳的人士,在面對嚴寒天氣時能否得到支援成為大眾關心的熱點。近日,由於特區政府收緊防疫限制,任何人士出入政府場所均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上述的弱勢群團未必可以滿足政府的要求,特別是在寒流襲港期間,有需要入住避寒中心的人士可以如何處理亦成為巿民關心的事情。有初中學生留意到防疫與基層人士的需要和矛盾,所以自發籌募二手智能電話,以助有需要人士以解燃眉之急。
項目的籌備成為同學們的新課題,由於未曾踏足社會關係,即使是學霸也會對籌辧服務的思路出現有不少缺憾。在此情景下的家長們通常會出現兩出不同的極端,第一種是會高度介入計劃,以免同學們在籌辦的過程中免走歪路;另一種則是任由孩子們自行組織,為了不想麻煩而拒絕介入其中。兩者其實均有好處,然而亦可以取得中傭之道,以取長補短。在初中同學們的世界中,他們認為自己經已長大成人,有 獨立思考 能力和分析,正正是需要平台和空間發揮的大好時機,若家長在籌備服務期間過份的「關顧」,很容易讓孩子們感到被駕馭,從而對思考服務的過程中出現負能量,擔心安排上會出錯或未臻完善。曾有青少年義工回饋表示,家長對義工項目有很大的意見,並要求修正內容,使青少年感到內容失出了本義而選擇放棄。反之,若家長對孩子的社會公益項目表現得漠不關心、不聞不問,同樣會令他們得不到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因而得不到滿足感而對社會公益服務提不起興趣。
青少年熱心參與社會公益是成熟的表現,意味著他們具有承擔能力和責任感,才會衍生助人之心。故此,作為家長應從旁給予支持,除非青少年的想法出現嚴重的問題,或涉及到意外的風險或犯法,否則家長應該容讓青少年以經驗學習(Experience Learning)的方法去成長,在過程中陪伴著青少年,在事後參與總結分享,把正面的行為和事件點出,同事將需要改進之處引領青少年一同探討,才能使孩子得到真正的正向成長。
梁秉堅 Jeff Leung
註冊社工
關注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推動正向Positive文化,
提升社會、企業、家庭保持「正向」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