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家長注意】不是100分 父母 ,就不是「好父母」?家長也要關懷自己

02-11-2021
Feature_CPC

家長你好!你近來與孩子相處如何?不知道你最近一次因為教養問題而自責是什麼時候呢?

或許是你的孩子在英文默書不合格,然後你為自己說了一些嚴厲的話感到後悔。或許是就讀小五的孩子被老師投訴對師長無禮,你自責當初怎樣教得不好,寵壞了他。或許是你無法兌現參加孩子音樂演奏會的承諾……而這一切都在你腦海中,告訴你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 父母 。

我們常說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從小便學會不斷地要求自己,要做好每件事、每項職責。作為父母,我們更會努力鞭策自己,要盡心盡力,培養子女成材,給予他們「快樂」的童年。的確,有時適當地自我反省在教養過程中的缺失,並提醒自己要做得更好,是能幫助我們改進。可是,你又曾否因為過分地鞭策和責備自己,而深陷在內疚的情緒,做事全無動力呢?研究發現,父母如果長期嚴厲地苛責自己,會忽視了自身需要,令到自己身心俱疲,進而影響到親子關係和親職壓力(Neff & Faso, 2015)。

學習自我關懷,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其實除了自我批評,我們還有另一種選擇:自我關懷。美國心理學家 Kristin Neff 博士(2003)指出,自我關懷是「當我們在困苦/逆境中,以關懷所愛的人的方式來關顧自己」。自我關懷有三大組成部分,當中包括:善待自己(Self-Kindness)、共通人性(Common Humanity)、靜觀當下(Mindfulness / Mindful Awareness)。

1. 善待自己

用一種友善、體諒的態度去接納自己,而非鞭策或批判自己
例如:當你在育兒路上遇到挫折,與其自責或責備子女,可以嘗試像安慰好朋友般,告訴自己「今次事情的確有啲唔如意。不過困難總會過去,我係可以跨過嘅。」

2. 共通人性

理解其他人同樣也會遇到相似的困境和感受
例如:當你遇到子女不聽話,在商場大哭大鬧,你可能會感到羞恥、苦惱和憤怒。你甚或會懷疑是否只有自己才遇到這種苦難。這時我們可以提醒自己這些問題是普遍父母也會面對,你並不是孤單的。

3. 靜觀當下

如實地覺察和接納當下的思想和感受,不需過度壓抑或批判它們
例如:當你思緒混亂或情緒高漲時,可以嘗試深呼吸幾次,平靜地覺察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並且加以描述(如「我依家感覺好煩惱,因為我囡囡數學考試唔合格,我好擔心佢要留班」)。在觀察自己當刻的想法和感受時,可以嘗試接受和不去批評它們,避免以過度壓抑、執著或是逃避的方式處理我們難受的感覺。

自我關懷看似簡單,但其實是一門學問。懂得自我關懷的人不會盲目、苛刻地譴責自己,但也不會自我放縱(Self-Indulgence),不負責任地指責別人,將問題歸因到外在因素。學習如何在兩者中取其平衡,能令我們懂得欣賞接納自己和照顧自己的需要,不再過份恐懼失敗和勇於面對逆境,減輕育兒壓力。而且最新研究發現,家長學習自我關懷不只對自身有益,其子女也會受到薰陶,學懂如何以此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難關,促進其情緒調節能力和心理彈性(Moreira & Canavarro, 2020)。

希望大家都能學會如關懷好朋友般地關懷自己。在下次面對育兒困難時,就嘗試給自己一個擁抱,跟自己說一聲「辛苦啦」、「感謝你的盡心盡力」吧!共勉之!

參考文獻:
Moreira, H., & Canavarro, M. C. (2020). Mindful parenting is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through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 and self-compassion.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9(1), 192-211.

Neff, K. (2003). Self-compassion: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 Self and identity, 2(2), 85-101.

Neff, K. D., & Faso, D. J. (2015). Self-compassion and well-being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Mindfulness,  6(4), 938-947.

關於黃麒錄先生 (Louis Huang)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亦為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 Mindful Parenting 靜觀親職課程進階導師和澳洲墨爾本大學 Tuning In To Kids 家長情緒教練課程導師。Louis曾任職於多間社福機構、培訓機構和教育機構,著力於支援和處理學童的學習及情緒社交問題。現亦在本地大學參與教研工作,積極提倡親子情緒輔導及正向心理教育,深信父母的成長會帶動孩子,走得更高更遠。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

【子女成長】為小朋友訂立時間表 提升動力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