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津貼學校學生大多來自基層家庭, 但也能展現出無限的科學潛力,在國際科學比賽中勇奪冠軍,成為科研探索的耀眼明星。他們的傑出表現引起了家長和教育界的關注,進一步激發對如何激發孩子科學潛能的思考。而學生參加國際科學比賽獲益不少,為學界帶來了5個寶貴的收穫和啟示。
Tag Archives: STEM
不少學生有個航空夢,翱翔天際,位於葵涌的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下稱圓玄一中),學生們展開飛行故事,模擬飛行器由學生一手一腳設計、組裝、宣傳。簡偉鴻校長接受《新城教育+》專訪時表示,「這些創新精神,勇於嘗試,很值得我們放眼遠望一點」。
常識科和科學科技科與生活息息相關,好多小學生都好投入學習。獲得2022至2023年度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狀的將軍澳官立小學的常識科老師胡漢基老師(胡Sir),分享如何在從科學科技帶出正確的學習精神和態度,以及在常識科滲入良好價值觀,不是單純教授課本知識。在推動STEM方面,他任教的小學亦會以區本的西貢特色課程。
師者,是「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好的老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啟發學生的潛能,成為孩子們的榜樣、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十大最美教師」其中一名得獎教師——黃宗豪老師,始終相信身教重於言教,並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品格和價值觀,務求用他的愛心和行動塑造學生的未來。
香港愈來愈重視創新科技,小朋友係未來創科人才「創新科技嘉年華2023」將於10月28日起一連9日喺香港科學園舉行,將有38個攤位、約150場唔同主題創科工作坊、約35場網上講座等,提升大家對創科認識,啓發年輕一代對STEM嘅興趣,所有活動仲要免費,絕對係邊玩邊學嘅親子好去處。
甚麼是天文學?天文學(Astronomy)主要是研究地球大氣層以外的夜間星體和天文現象,當中包括行星、衞星、行星和特別的深空天體(Deep-Sky Objects)。當然,天文學作為自然科學(Astronomy)之一,能夠牽涉不同領域的科學範疇,屬於一種跨學科的科學知識。
近年來,天文攝影逐漸普及化,很多愛好者都喜歡走到郊外,拍攝燦爛的星空和銀河。早於3000多年前,古人會透過想像力,把肉眼所見的星體串連成為星座,方便認星。直至1922年,國際天文聯會(IAU)召開天文會議後,將全天劃分成88個星座,以幾何圖形配合星座的神話傳說,協助我們有系統地記得星座的位置。
這個星期,大小姐要交功課,題目是「AI 自動門」,功課要求是做6張簡報去介紹他們的產品,當中包括「同理」、「發想」、「原理」、「測試」等。這些中文詞語,對我來說真是似懂非懂,和筆者搞創科比賽的比賽要求及用字不太一樣,實在有點摸不着頭腦。
香港賽馬會透過其慈善信託基金推行兩項旨在促進中小學校創新和科技的計劃,其内容成為教育局發展兩項創新科技教育課程單元的基礎。這兩項計劃包括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的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以及支持中大賽馬會「智」為未來計劃,目的是提升高小以至初中生在創新科技的知識,透過推動中小學STEAM (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和數學)教育,裝備學生21世紀所需的能力,提升青年的數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