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Tag Archives: 情緒健康

如何讓子女變得主動 三種心理需要延續孩子內在動機

如何讓子女變得主動?這問題彷彿假設了孩子是被動的,需要父母做些事情來誘發他們的主動性。然而,事實剛剛相反,跟據Deci & Ryan (1985), 我們與生俱來有三種心理需要:自主感,能力感和關係感。這三種心理需要構建了我們的內在動機,在無約束的環境和情況下,驅使我們主動學習和探索身邊的人和事。


親子關係需要界限 3招調節合適與子女的邊界

人需群居而活,著名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一句名言,「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誠言,人際間的關係若處理不當,會對個人造成傷害。因此,界限(Boundary)這概念用以保持人與人之間,身心靈均有適當的距離,保有自我,和而不同地有效溝通。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人格決定子女成長發展

於日常生活之中,我們經常聽到諸如「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有其父必有其子」等說法。確實,在孩子早期的成長階段,他們與父母有很多共處的時間。孩子處於學習階段,自然而然地將父母視為學習的對象,學習如何做人處世。那麼,父母的人格特質和行為模式究竟如何影響子女的成長和各方面發展呢?


子女「講」私隱 :回應子女私隱需求的5大要點

對於子女的「私隱」要求,家長難免會感到忐忑不安、不知所措。但其實,子女懂得提「私隱」證明他們正在成長。直到踏入小學階段,他們漸漸對公開與保留哪些個人資訊、想法有掌握,同時明確地要求擁有私人的空間和時間,反映私隱的概念在孩子的世界中逐漸形成。當子女踏入青春期,私隱的需求將會愈來愈強烈,所以私隱可算是一個爸媽的長期課題。


仔女對DSE成績感失望 5步驟超有效安慰孩子

又一屆DSE放榜了。正當大家追訪應屆狀元時,卻不幸地有一位應屆考生疑因對放榜結果失望,而選擇結束了生命,令人惋惜。在此希望鼓勵成績「暫時」(not yet)不理想的應屆考生,亦希望為其家長提供建議,以便表達他們恰當的支持及鼓勵。


EQ高在學校更吃香?3招助孩子建立高情商

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時聽到家長反映對子女「鬧情緒」的擔心,例如子女會因被限制玩遊戲而大發脾氣,或一旦遇到挑戰便容易放棄,令家長十分懊惱而前來求助,希望為孩子安排心理輔導服務以提升子女的情商。


李玟秘密抗癌 腳傷舊疾 終抵不住抑鬱之苦去世

華語天后李玟(Coco)輕生離世,終年48歲,震驚外界。出生於香港的李玟,1994年在台灣發行首張個人唱片出道,2023年將迎接她出道30周年。然而,李玫兩位姐姐於昨晚(7月5日)公布離世噩耗,指李玟飽受抑鬱症所苦,令大眾更加關心精神健康的重要……


嚴父形象影響兒子精神健康!搞好父子關係超有用3招

父子關係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於兒子的性別認同和性別定形有著深遠的影響。在華人社會中,男性往往被賦予保護者和隱藏情緒的角色,這種父子關係模式可能對兒子的精神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孩子想做個更快樂的人? 父母「調教」孩子正向成就感

最近在一節會談當中,一名學生覺得自己成績既不好,人際關係也不太好,所以未能成為一個被父母及社會接受的人,他彷彿正在告訴我,只要自己被父母及社會接受,父母會快樂,他也會很快樂。孩子想做個更快樂的人,父母應該怎樣做?


用口吹氣球隨時過敏窒息!消委會:近7成常見乳膠氣球釋出致癌物

近年,港人流行Staycation,常用氣球佈置派對作打卡之用。消委會檢測市面上19個乳膠氣球品牌產品,發現35個氣球樣本中,只有6款符合歐盟玩具安全規定,不足2成。另外,消委會更指出超過9成氣球樣本驗出不同種類的懷疑致癌物質「亞硝胺化合物」,用口吹氣球或經雙手接觸都會增加攝入相關物質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