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筆者重操故業,獲邀參與了一間直資小學的小六模擬面試訓練,擔任起面試官來。跟筆者過往於中學任教時進行的實體面試方式不同,這次,全程都是對着電腦屏幕,與身在家中的小六學生進行了一次模擬 Zoom面試 。感謝該小學給予了筆者一次特別的經驗,現特別抽取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項,給閱讀本欄目的家長借鏡。
最新文章
實驗過程( 冷縮熱脹 ):將兩個膠樽,在樽口分別套上唔同顏色嘅氣球,先準備好一盆凍水,再放兩支膠樽入去,凍水覆蓋膠樽底部就OK,然後數一百秒。最後會得出實驗結果:唔脹(因為冷縮)。
疫情持續,去年學生不時停課,小朋友與家長有更多時間留在家中,相處模式總會有轉變。電台節目《人仔細細》邀請到幼兒教學機構—ABC Pathways Group創辦人Bally,分享與子女的相處模式,以及如何為小朋友訂立新一年的學習目標,不要讓親子時間變成「 困獸鬥 」!
近日同事表示收到查詢德國升學的人數上升,而我收到最多讀者電郵的是 : 「Anson 你什麼時間方便,想預約德國升學諮詢服務 」我不會說自己是 德國升學 專家,而是作為想前往 德國升學 學生的「同路人」; 留學德國相信是不少港生的夢想 ;
上星期黃師傅介紹了應用學習課程「雜誌編輯與製作」,屬於「媒體及傳意」學習範疇內「媒體製作與公共關係」的課程組別。雜誌不單是資訊或廣告平台,其價值是它能創造一個更全面線上及線下一體化的宣傳工具。今天黃師傅介紹另一個應用學習課程「 流行音樂製作 」,屬於「創意學習」學習範疇內「媒體藝術」課程組別。
踏入2021新一年,相信不少家長都想為生活注入一番新氣象,不如先從整理家居入手!想自己的生活空間打掃得乾淨,除了「斷捨離」之前,也可以透過收納讓屋企變得更整齊,以下6款 收納用品 不少日本媽媽都大力推薦,趁住新一年不妨改變一下居住環境吧!
承接之前三期談到家長可從「B-E-A-N」4方面著手思考,造就適合自己家庭文化的親職教養方法的條件。今期我們分享「B-E-A-N」中的「A」——Attention ( 關注 )。
上星期,筆者籌辦了「 前海創新創業大賽 」香港區的比賽,中學組及大專組比賽終於圓滿結束,今次比賽對筆者來說是驚喜的。第一,金獎由一間知名女校獲得,其項目FutureZ 是3D 打印食物。一般和科創相關的比賽,多數是男生的天下,能夠有一個歷史悠久BAND 1女校贏得比賽,已經證明愈來愈多學校對STEM的重視,並鼓勵同學參賽。
樂齡科技大行其道,善用物聯網 (IoT)、雲端科技、虛擬實境(VR)技術等,有助監察長者起居及改善活動能力。面對疫情持續,五名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IVE) 社區服務策劃及領航高級文憑畢業生亦善用科技,設立名為「KOElderly」的YouTube頻道,邀請長者擔當 KOL (Key Opinion Leader),分享生活點滴及對年輕潮人潮物的想法,走出固有生活框框的同時,亦協助年輕人了解「老友記」,促進兩代溝通。
有不少家長在商場中曾經遇過孩子在看到心儀的玩具便不願離開, 擺出一副非買不可的姿態,甚至出現大吵大鬧的情況。有一種家長會因而就範,買下產品來平復孩子的心情。另一種家長因種種原因而堅持不買,兩類情況都為孩子帶出截然不同的結果。買,日後會買更多;不買,會影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孩子日後有想法都不想和父母溝通。到底該如何控制小朋友的 購物慾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