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子女成長】何時買第一部 智能電話 給孩子?

13-07-2021
子女成長-孩子的-第一部-智能電話og

疫情影響下,學生在過去兩個學年有不少時間在網上學習,相比疫症爆發前用多了電子產品。台灣近日就有家長讓孩子使用 手機 進行網課時,不料孩子購入大量遊戲點數而引致親子衝突及消費爭議(盧金足,2021)。筆者在近來的輔導工作中也遇到不少家長查詢該如何回應子女想要 智能電話 的訴求,亦問及何時應買第一部智能電話給孩子。


隨著電子產品的功能越趨向多元化,英國有研究指出當地大部份孩子約在7歲就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Petter,2020),而本地不少中、小學生也擁有自己的 智能電話 。然而,許多家長在決定何時購買孩子 手機 時心懷隱憂,筆者建議要先考慮孩子的成熟度、自我管理能力、實際需要,不要僅僅因孩子遇到周圍同學的朋輩壓力就輕易「就範」,父母可從以下五大問題作考慮。

父母是否了解孩子想要 手機 的原因?

孩子想擁有智能手機的原因近年也趨向多樣化,除了為娛樂休閒,例如聽音樂、看或編輯影片外;還有與教育相關,例如網上學習、閱讀電子書、利用即時通訊軟件與同學討論作業;亦有的為建立社交關係,例如加入朋友的通訊群組、創建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例如IG、抖音)、或受朋輩壓力等。當孩子要求父母購買 手機 時,建議與孩子作理性交流,先了解其背後原因,再討論是否有其他方案可以達到同樣目的。家長切忌一刀切地說不,因為這樣孩子會認為父母不講道理,漠視他的感受,長遠會影響親子關係。

孩子是否有足夠的抗逆力面對複雜的網絡社交關係?

現今教育體制或許未能追得上科技的變遷,子女在擁有 手機 前是否已掌握如何應對網絡詐騙、欺凌、接收或要求發放色情資訊等情況?即使我們日常大部份網絡體驗都是正面,但孩子們仍然需要知道在遇到可怕或受傷害的事情時該怎麼處理,否則父母要仔細想清楚孩子可否擁有一部 智能電話 。

孩子是否有足夠的成熟度去保護個人私穩?

其中一個讓孩子想擁有 智能電話 的原因可能是開設社交媒體帳戶,讓自己可以分享生活照片、訊息,甚至成為網絡紅人,賺取報酬。父母需小心考慮子女是否已了解發佈有關重要個人資料、照片、訊息的利與弊?他們是否有足夠成熟度去應對別人的負面留言?不然,父母就再三考慮孩子應否擁有一部智能電話。

孩子有否有足夠的責任感作時間管理?

眾所周知軟件開發商會想盡辦法讓人們花時間在網絡世界,例如社交媒體會利用演算法吸引人繼續瀏覽「志趣相投」朋友的動態消息,遊戲軟件就利用闖關、技能升級、排名、課金等方法吸引人繼續遊玩。不少成年人會不自覺地對沉迷於各種網絡活動,何況是心智未成熟的兒童來說是一大挑戰。父母為孩子購買智能手機前必須先考慮他們是否懂得如何分配時間學習與休閒,並已建立責任感執行時間管理,以免日後為 手機 使用問題而發生衝突。

父母是否有充足時間引導年幼子女使用 智能電話 ?

如家長在上述問題有一半以上答案為「否」,筆者建議各位要先預留足夠時間引導孩子認識網絡安全資訊(詳情可瀏覽網址)。當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手機後,家長也需要時刻與孩子討論如何應對社交媒體、即時通訊軟件的各項困難與挑戰。在過程中,家長要需以身作則地示範如何做好時間管理,例如進餐或與家人交流時避免瀏覽手機。當父母要查看孩子 手機 前,亦先取得他們同意,尤其已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會非常重視私穩,胡亂查看或會引致嚴重衝突(詳情可瀏覽網址)。

參考資料:

Petter, O. (2020, February 4). Nearly half of all five to 10-year-olds now have mobile phones, report finds most children own mobile phones by the time they are seven years old. Independent. https://www.independent.co.uk/life-style/health-and-families/mobile-phones-children-kids-a9308266.html
盧金足(2021年7月3日)。〈在家線上學習 學生 手機 購買遊戲點數爭議多〉。《中時新聞網》。取至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703002331-260405?chdtv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余鎮洋-683x1024.jpeg
余鎮洋先生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科學碩士(輔導心理學)
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證書課程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亞洲專業輔導及心理協會註冊臨床督導

余先生專長於幼兒、兒童、青少年、大學生及家長工作,曾在主流幼稚園、小學、中學、自閉症學童學校、特殊學習障礙機構,以及不同私人及社福機構提供個人及團體輔導、心理評估和生涯輔導服務。余先生亦致力研究及推動正向的輔導及教養方法,積極於不同大專院校、學校及社福機構舉辦個人成長、生涯規劃、精神健康講座與工作坊,對協助掘個人潛能及強項亦別有心得。

【子女成長】關注 情商 齊來成為孩子的 情緒 教練

子女成長-關注-情商-成為-孩子-情緒-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