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七月,本港有一項關於父母快樂指數的網上問卷調查,收集了過千份問卷回應,當中有接近八成的受訪者表示對培育子女感到一定程度至很大程度的壓力;另一方面,九成九的受訪者認為子女最需要父母給他們的是「愛」。那麼,作為家長,如何能夠在培育子女的過程中平衡壓力,並給予孩子們所需要的愛呢?
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
如何讓子女變得主動?這問題彷彿假設了孩子是被動的,需要父母做些事情來誘發他們的主動性。然而,事實剛剛相反,跟據Deci & Ryan (1985), 我們與生俱來有三種心理需要:自主感,能力感和關係感。這三種心理需要構建了我們的內在動機,在無約束的環境和情況下,驅使我們主動學習和探索身邊的人和事。
人需群居而活,著名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一句名言,「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誠言,人際間的關係若處理不當,會對個人造成傷害。因此,界限(Boundary)這概念用以保持人與人之間,身心靈均有適當的距離,保有自我,和而不同地有效溝通。
於日常生活之中,我們經常聽到諸如「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有其父必有其子」等說法。確實,在孩子早期的成長階段,他們與父母有很多共處的時間。孩子處於學習階段,自然而然地將父母視為學習的對象,學習如何做人處世。那麼,父母的人格特質和行為模式究竟如何影響子女的成長和各方面發展呢?
對於子女的「私隱」要求,家長難免會感到忐忑不安、不知所措。但其實,子女懂得提「私隱」證明他們正在成長。直到踏入小學階段,他們漸漸對公開與保留哪些個人資訊、想法有掌握,同時明確地要求擁有私人的空間和時間,反映私隱的概念在孩子的世界中逐漸形成。當子女踏入青春期,私隱的需求將會愈來愈強烈,所以私隱可算是一個爸媽的長期課題。
鼓勵子女說「不」能建立積極自我形象,促使他們發掘、順應內在需要。透過學識拒絕,子女能逐漸了解個人喜好和學識堅持其觀點,自信而不失禮貌地表現自我。
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時聽到家長反映對子女「鬧情緒」的擔心,例如子女會因被限制玩遊戲而大發脾氣,或一旦遇到挑戰便容易放棄,令家長十分懊惱而前來求助,希望為孩子安排心理輔導服務以提升子女的情商。
父子關係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於兒子的性別認同和性別定形有著深遠的影響。在華人社會中,男性往往被賦予保護者和隱藏情緒的角色,這種父子關係模式可能對兒子的精神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最近在一節會談當中,一名學生覺得自己成績既不好,人際關係也不太好,所以未能成為一個被父母及社會接受的人,他彷彿正在告訴我,只要自己被父母及社會接受,父母會快樂,他也會很快樂。孩子想做個更快樂的人,父母應該怎樣做?
平日,小朋友總會因未能把事情做到完美而懊惱,他們通常都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即便已有優秀的表現,仍然會感到自身不足。完美卻是一種沒有止盡的追求,完美之後總可以找到「再完美」的理由,所以,有時過份追求完美,尤其是不現實的追求目標,往往會導致過多的自我批評,因而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