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一次發行通脹掛鈎零售政府債券 ( iBond ) 是2016年,事隔四年後嘅今天,在經濟動盪不已嘅時候,債券投資可以講係一種穩健嘅選擇。
「通脹掛鈎零售政府債券(iBond 2020)」的最新參考資料顯示,新一批 iBond 年期為3年,每單位債券發行價HK$100,每手100個單位,即HK$10,000,每半年派息一次,派息跟本地通脹率掛鈎,並設有保證利率,年息為2%;計算方法還包括浮息,以綜合消費價指數最近6個月的按年通脹率計算,債券的年息以上述兩者的較高為準。
與DSE Economics相關的有兩個關鍵概念:
1. 債券的利息回報為名義利率
大家應該記得持有貨幣的代價就是「帶息資產」(interest bearing asset) 的名義利率;名義利率等於實質利率 + 預期通脹。所以上述講的「浮息」或「保證利率2%」都係講緊「名義利率」。
**同學仔要記住,債券本身亦都有價格,價格係贖回期前也可升可跌,只不過在贖回期到達時,政府必然保證用$100贖回。(所以中途如果債券價格升至$105的話,你也可以沽售賺價。不過,沽後就不能收息了。)
2. 非預期通脹或通縮對不同持份者的得益或損失
2016 DSE Paper 1 Q37問到在非預期通縮期間哪些人士會得益,答案是「香港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的持有人」,因為持有人實質利率的實際收益高於預期(假定固定名義利率) 。如果有非預期通脹,結果將是什麼?2012 DSE Paper 2 Q11問到ibond 如何紓緩通脹對其持有人的影響,那是因為ibond幫助保存所投資的款項的購買力。因為該債券的利息回報率(名義利率)的增加會和實際通脹率的增加相同。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
更多DSE資訊︰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