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擁有一份獨特的人生「操作指南」,而身為家長,你真正讀懂了你孩子的指南嗎?在新城知訊台節目《人仔細細》中,主持人黎莉與ABC Pathways負責人Bally探討如何找出和讀懂孩子的「操作系統」。
黎莉提到有些父母習慣將自己的孩子與他人比較,總覺得別人的孩子優秀,無論是學業還是性格,而自己的孩子卻有很多缺點。
分析感官類型 了解學習特性
Bally 回應說,每個人天生都有屬於自己的「原廠設定」,家長能否掌握孩子屬於哪一種設定,至關重要。她引用身心語言程式學(NLP)中的「VAK」表象系統來說明:人們喜歡透過不同感官探索世界,V 代表視覺型(Visual)、A 代表聽覺型(Auditory)、K代表觸覺型(Kinesthetic)。她以自己為例,坦言自己的「原廠設定」是有讀寫障礙、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和記憶力較弱,所以童年時期學習困難,曾於留級兩次。在VAK系統中,她屬於 K 型人——然而,傳統教育模式偏重背誦與記憶,令她難以發揮所長。

進入職場後,她的社交能力強的優點得以發揮,隨後她前往澳洲攻讀市場學文憑,取得了全年級第一。她分析說,「市場學與人有關,我是 K 型人,掌握到人際間的關係。」她也發現自己對人類行為及與人有關的事物特別感興趣,也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透過打字、使用不同顏色的標記和圖像等,透過實際操作和體驗來學習。之後,她半工讀完成 E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學碩士),從當年的「學渣」升級為高學歷人士。她說有賴父母放手,「如果我的父母當初只是一味責怪、取笑我,或不斷把我與別人比較,而不是接納我的不足,讓我成長,我可能就無法發掘自己最擅長的領域。」
了解孩子強項弱點 發揮所長

Bally 強調,所謂「懂得教孩子」,是指家長願意調整自己,去栽培孩子,而不是強迫他們走上家長期望的道路,其中關鍵是知道孩子的短板與強項。她指出,不少運動員和創業家都有特殊教育需要(SEN),他們雖然在某些方面有局限,但只要發揮所長,同樣能成功。
人仔細細|肩負起社會責任為有需要學童提供免費教學 按照學生能力編班因材施教
許多家長之所以不了解孩子,往往是因為從未學習如何真正理解身邊的人。在她的直播中,她會一步步帶領家長拆解「人生操作指南」,理解不同的性格與行為模式。
如果有興趣登記參與校長簡介會的家長,可到Bally 與您童行了解詳情。https://zh-hk.facebook.com/ballytogetherwewalk/
圖片:freepik
相關文章
子女成長 |讀書叻先有將來?多面發挖潛能為成才基本步
人仔細細|運動對孩子成長極為重要 從中學懂追求成功 面對失敗
人仔細細|學校教學模式影響子女投入程度 家長選擇學校切忌貪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