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家長普遍高度重視子女的學業成績,但品格教育的地位又如何呢?在新城知訊台節目《人仔細細》中,主持人黎莉與ABC Pathways負責人Bally探討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灌輸良好價值觀。
不少校長和教育專家都強調品格教育的價值。節目中,黎莉提出一個許多家長心中的疑問:究竟是擁有良好品格,還是優異成績,將來的路才會走得更好? Bally認為品格與學業成績沒有衝突,絕對可以品學兼優,她進一步指,「有好品格反而是幫助你走想走的路」,例如孩子勤力、盡責、持之以恆、對社會負責,他自然會努力讀書。
一句話啟發讀書意義
Bally舉例說,當媽媽牽著小朋友,在街邊見到一個乞丐,有些家長可能會說:「你將來好好讀書,否則將來就做乞丐」,有些會說:「將來你要讀好書,希望幫助社會,令的社區不再有人行乞」。她指一句話展現了家長教育的「功力」,啟發他們裝備自己的能力,貢獻社會,解決貧窮問題。小朋友聽完之後會欣賞父母,因為他明白讀書的意義不是為分數,而是為社會帶來改變,讀書內化成人生的動力。
品格是人生最重要養分
不過,Bally說現今家長過分着眼分數,而忽略價值觀教育,或待孩子長大一點才教,這樣很易走歪,「孩子就覺得你只在乎分數,學習動機就出現了偏差,就拖慢了你原本想走的高分跑道,當只有你一個走,他不願意走,拉牛上樹,就更難。

Bally相信孩子學業跑道可能暫時落後,但若做好品格教育,未來仍有機會超越別人。「品格是永遠我們人生最重要的養份,沒有品格,人生會很辛苦。」黎莉認同品學可雙線發展。Bally十分重視品格教育,不僅培訓學生,也積極教育家長。許多家長回饋,經過兩年的教育,改變他們的育兒方式。
人仔細細|肩負起社會責任為有需要學童提供免費教學 按照學生能力編班因材施教
破解親子「作業系統」
Bally透露在十月起分享教育親子網上課程,主題涵蓋身心語言程式學(NLP)、親子教育、危機拆彈和實戰經驗等。她強調,要認識人們的思想運作模式,了解背後想法,當雙方溝通不了,便要學習對方的「運作系統」,她比喻說,「你每天用Facebook,而我用Instagram,你發了文以為我會看到,但我根本看不到。正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作業系統,我們要讀懂彼此的作業系統,才能有效溝通。」她將這套方法命名為「Bally同行溝通術」,建基於一些理論,加上自己的心得,自創一套方法,願意與家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