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青春期孩子沉迷打機 解決方法唔係禁止而係○○

02-10-2025
1002ballywong

打機可令人減壓,在虛擬遊戲世界中獲取滿足感,不過有些人則通過打機來逃避世界。在新城知訊台節目《人仔細細》中,主持人黎莉與ABC Pathways負責人Bally探討青春期孩子沉迷打機的背後深層原因。Bally也會剖白自己陪女兒走過沉迷期的真實心路歷程。

黎莉分享了一個聽眾來電的案例:一名母親提到女兒升中後開始沉迷打機,整天關在房裡,甚至走堂,家長束手無策。後來發現女兒其實有抑鬱和焦慮的傾向,需要服藥治療,而親子關係也隨之惡化。當時節目嘉賓從命理角度分析,認為這個女孩天資聰穎,不喜歡被指令束縛,著該媽媽帶女兒做智商測試。

青春期陷困境 需更多認同感

中學階段是青春期的開始,在小學階段,很多父母還能控制孩子,孩子也會「聽話」,但某一天,孩子會開始反抗父母。Bally解釋,中學生有自己思想,他有能力,可以控制和駕馭很多事情。」

加上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經歷劇烈變化,他們開始在意身材、外貌、青春痘等,心理狀態起伏不定。Bally反問,如果這時還每天被正值更年期的媽媽責罵,「你想想,他們有沒有還擊之力?那不如選擇反叛。」

說回上述個案,Bally指,資優學生長期處於壓力下,也會產生反抗心理,這些孩子上學感到很悶,回家聽到父母的負面評價,生活又缺乏令他們開心的事情,唯獨是打機可令他證明自己能力,例如遊戲過程中可升級、技能解鎖等,獲得成就感。她指出當中關鍵:「孩子在現實中找不到接納與認可,而他們渴望的事物又被家長限制,逼他們走向打機逃避現實這一步。」

打機-青春期-沉迷-人仔細細1
人仔細細|肩負起社會責任為有需要學童提供免費教學 按照學生能力編班因材施教

父母放大弱點 資優孩子厭學

要令孩子遠離打機,父母需要給他認同感。Bally曾分享一個個案,一名孩子IQ高達130,多年來對上學不感興趣,雖然孩子的數學科和經濟科表現出色,但父母總是針對他中文科弱項,每天為此而責罵。直至孩子做完IQ評估,父母知道小朋友的能力,開始懂得欣賞孩子的能力,和增加信任,親子關係從此改變。父母開始放手,讓孩子發表意見,甚至放手他打機的時間,竟然整個情境扭轉了。Bally強調:「不要找孩子的弱點,要找他優點,否則更令他逃避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