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踏入秋季,颱風仍未絕跡。每年因颱風暴雨吹襲而倒塌的樹木為數不少,若倒塌樹木鄰近民居,更會造成危險。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學者就本港公共屋邨的常見樹木進行研究,提出相關栽種和園境規劃建議,冀幫助社會作長遠規劃、保育城市樹木。
公屋樹木生長模式
THEi環境及設計學院環境學系副教授張浩博士去年走訪香港過百條公共屋邨,研究了286種、接近3萬棵樹,分析樹木生長環境,及探討常見樹種的體型。研究發現,樹種可按高度及冠幅分成五大類,而公共屋邨最常見的樹種台灣相思、石栗及細葉榕,均屬於大型樹木,需要栽種於較大的綠化空間,然而,現時經常被種植於斜坡、路邊、花槽等地方,生長空間未必足夠。
張博士以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為例,指出當時天水圍天耀邨路邊種滿的榕樹倒塌,主要是由於該處的榕樹種植於花槽內,令榕樹的樹根無法延伸,增加倒塌風險。他說:「若能因應不同空間條件,選擇合適樹種,將可大大減低因空間不足,而需要大量修剪,或甚至因結構問題而需要移除整棵樹木的機會。」
基金資助本科學生
政府近年增撥資源投放於城市樹木保育,為鼓勵年輕人投身樹藝及園藝業,發展局城市林務發展基金更推出學習資助計劃。THEi園藝樹藝及園境管理(榮譽)理學士一年級生許信揚為全港首批成功申請獎學金的受惠者之一,他因自小對栽種植物有興趣而選讀課程,期望成為園藝、園境或樹木方面的專業人才。他說,除了上述獎學金之外,他亦獲得院校的入學獎學金,加上課程獲「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資助,大大減低其學費負擔。
張博士表示,THEi園藝樹藝及園境管理(榮譽)理學士課程的首兩年主要涵蓋植物學、土壤學、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育、園藝及樹藝管理、園境建設及維護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第三、四年則以進階理論及應用課程為主,包括植物生理學、植物病理學、城市林學、樹木風險評估等,另設有機農業、苗圃管理等選修科。
張博士又稱,園藝、樹藝及園境管理行業發展前景樂觀,學員畢業後可由助理樹藝師、園藝督察、助理樹木風險評估員等崗位做起,累積一至三年工作經驗後,可考取相關國際認可牌照,再逐步晉升至管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