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孩子做了欺凌者?培養同理心必學一大關鍵

10-10-2024
1010BALLY

校園欺凌對兒童的成長造成深遠影響,絕對是一種不容忍的行為。在新城知訊台節目《人仔細細》中,主持人黎莉邀請到ABC Pathways的COO Maggie Chu和學生事務和關係負責人Emily Choi一同探討如何教導孩子不要成為欺凌者,並探討背後欺凌行為的原因。

設地處地反思

上集節目中,Emily提到當遭遇欺凌時,應該堅決說不,然後遠離欺凌者。在這集中,黎莉進一步問及如果小孩專門欺負別人,應該如何處理。Emily回應指,大人應該以同理心為出發點,「讓孩子想像,假設有人以同樣方式對待他們,他們會有怎樣的感受?有時候孩子可能只是覺得看到別人不開心很有趣,卻未必意識到對方受到的傷害。因此,讓他們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想像如果被人同樣對待,自己會有怎樣的感受。」

欺凌-育兒-人仔細細-情緒1

接著,Emily解釋說,當孩子聽到問題後表現不開心時,大人可以進一步引導:「你對別人這樣做雖然讓自己開心,但你自己也不希望被這樣對待吧?當你自己感到不開心時,你應該也不應該繼續對待別人這樣。」若大人模仿孩子欺負他人的行為,孩子通常會立即躲避,這時可以向他解釋:「當你理解他人的感受時,你就會知道應該怎麼做。」通過這樣的解釋,逐步引導孩子改正自己的行為。

人仔細細|肩負起社會責任為有需要學童提供免費教學 按照學生能力編班因材施教

了解欺凌原因

身為媽媽的黎莉試過向孩子說無數次多給同理心,卻發現這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情。Maggie指出這涉及到身教的重要性,孩子可能渴望更多關注,「有時候他可能會發現,只有在做一些調皮的事情時才能獲得更多注意,因此我們常說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原因,他們的出發點不一定是想欺負別人,而是希望得到老師、同學或家長更多的關注。」她認為從小就應該給予孩子正確的行為引導,這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因為當他們長大後要改變就會更加困難。

Emily分享過遇到一些孩子較容易動手、不尊重老師,吐口水、對老師發白眼,甚至在溝通時使用不禮貌的用語,不過學校團隊認為這是改正孩子行為的好機會。她說:「除了學術成績,正確的價值觀、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品格同樣重要。」當學校與家長溝通時,家長都表示讚賞。

欺凌-育兒-人仔細細-情緒2

給予孩子選擇

通常孩子在學校對老師比較聽話,但回到家就展現真實的一面。黎莉分享她的兒子一次在玩耍時激動地使用了一些不當言語,Emily指出這樣的情況可能會不斷出現,她嘗試了各種方法後發現一個特別有效的方法——讓孩子用其他詞彙代替,「你可以讓他選擇一組詞語來表達自己,讓孩子有權利做出選擇;這樣孩子就有一個宣洩情緒的管道,使之變得有趣而非說教或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