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柴醫一分鐘】孕婦中醫逐月養胎法

08-11-2020
thumb_3362_900_600_0_0_crop


中醫認為安胎和養胎密不可分,古代名醫徐之才、巢元方等曾提出逐月養胎法,建議人們在妊娠40周期間,給孕婦以相應的食療、藥物和其他生活上的注意,以達到逐月養胎的目的。下文將由註冊中醫師李廣冀為各位準港媽介紹中醫胎和逐月養胎法。


有一陣子很沉迷玩Facebook,而Facebook最過癮之處就是有人like同comment,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留下了不少有趣的回憶。當我兒子小栗子出生後,每次上載他的照片,都非常多like,反觀我的照片我的生活感想,網友們都不太踴躍留言,小栗子一個天真的笑容,已經俘虜眾C奶的食指,忍不住留言,一般就是好得意,好靚仔等等。


胎兒易被孕婦情緒同化


小栗子有些乖巧的行為,的確超乎我的想像,例如在一歲左右,每天醒來不是玩玩具,而是翻圖書,這真的要感激太太在閒時能與小栗子看圖書,用廣播劇的方式扮演故事中的主角,做隻貓做隻狗,讓小栗子不會悶親。其實香港的家長都望子成材,希望兒女能讀書,成為知識分子,在未出生的時候,中醫當中,有沒有所謂的胎教理論呢?


「胎教」一詞源於中國周朝,那時候,胎教的基本意思是孕婦應該遵守的道德、行為規範。古人認為,胎兒在母體中能夠容易被孕婦情緒、言行同化,一個港女媽咪容易生出一個港女BB,所以孕婦必須控制情緒,想「發脾四」都要忍住,給胎兒以良好的榜樣,名為胎教。


安胎養胎不可分


中國古代胎教始於西周。據《列女傳》記載,周文王母親太任在妊娠期間,「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意思是說,「太任懷孕時,眼不看邪惡的東西,耳不聽淫亂的聲音,口不說狂傲的話,這就是行的胎教。」文王生而明聖,太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君子謂太任為能胎教。」


除了爸爸媽媽醒目,還要適當的胎教,這樣才可以發掘一個BB的才能,其實每一個小孩就像一朵花,有不同的花期,就算自己的小孩暫時不如其他人那麼聰明,也不要心急,每個人的才能不同,請相信自己的小孩,會有成熟的一天,開出燦爛的花朵,沒有花也不要緊,可能是獨當一面的無花果,誰知道?我只肯定,未來是屬於小孩。


安胎與養胎密不可分,阿媽疏肝,BB自然得益。古代徐之才、巢元方名醫等都提出過逐月養胎法,要求人們針對妊娠40周的具體情況,給孕婦以相應的食療、藥物和其他生活上的注意,以達到逐月養胎的目的,簡化如下: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