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善用說話的藝術 兩招「讚賞」方式讓孩子進步

15-11-2023
CPC文 赞赏

「讚賞」是家長對孩子說話的藝術。有些家長擔心過度讚美,容易讓孩子感到自滿,甚至養成玻璃心。但是只要我們善用「讚賞」,其實是可以推動孩子進步的。今次註冊輔導心理學家毛麗清女士為大家分享真實個案,教各位家長運用兩個「讚賞」孩子的技巧,讓孩子得到進步。

讚賞有助培養孩子自信?正向教育=有讚無彈?到底什麼是正向教育?

真實個案分享

小玲的媽媽在K3上學期焦急地找我,說是女兒被老師投訴,主要是因為女兒寫字和畫畫速度太慢,每次都沒法在特定時間完成,影響她的學習進度。

「有一次在家,她催促我快點開飯,她說『快點啦,老闆!』我家沒有人會這樣說話,她也沒看電視,應該是老師在學校經常這樣催促她…」媽媽為女兒感到委屈,差點要哭出來。

我慢慢地聽完後,問媽媽:「如果妳把老師的投訴內容全告訴女兒,然後叫女兒在學校寫字快一點,妳猜會怎麼樣?」

媽媽回答:「她一定會很不開心,本來她已經因為要寫字有點怕上學,如果再告訴她老師不滿意她,肯定會更不想上學。」

「你說得對,因此,我們要反過來,用讚賞來改善情況。」我說。

我給媽媽的建議是,每天她都要關心一下孩子在校寫字的情況,而不論孩子能否完成,她都要誇小玲,你好像又進步了,真是好孩子,媽媽覺得很開心,很自豪之類。

然後每隔兩至三天,她都要跟小玲說關於老師讚美她的說話。例如老師曾讚她努力或認真,都要不斷重覆和強調。例如說:「老師都看到你的努力。你做得很好,要堅持下去,你一定有一天能在課堂裡完成功課的。」

數星期後,媽媽如釋重負地告訴我,老師說小玲現在已能跟上進度,寫字快了很多。

更高興的是,小玲在學期末得到了進步獎,現在她很喜歡上學,而且充滿自信。

想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三句蒙特梭利式話語提升孩子學習成效

「讚賞」的技巧

在小玲的個案中,我運用了兩個主要技巧:

1.「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羅聖索爾(Robert Rosenthal)與傑柯布森(Jacobson)於1968對學校裡一群6至12歲的學童做智商測驗,將他們分成兩組,告訴老師們A組的孩子們智商比較高,老師因此設計較為艱難的課程給A組,也花比較多的時間回答孩子們的問題,教學更為認真。而B組則是普通孩子,老師對B組只維持平日的教學模式。

一年後A組孩子的成績大大進步,而B組則沒大變化。事實上A組和B的孩子們只是隨機挑選,智商高低並沒有太大不同,但是由於老師期待學生會有比較好的課堂表現,因此影響了他們的教學態度與方法,學生經由這樣教學方法的刺激,形成良性循環。後來這種期望改變結果的情況被稱為「比馬龍效應」。

在小玲的的個案中,我鼓勵媽媽運用正面的期望,例如是相信小玲能夠進步,預言她總有一天能跟上同學的步伐等。當小玲感到母親對自己有期望時,她也會開始相信自己,把信念化為動力,從而慢慢地實現進步。

相反,若母親和老師每天指責小玲寫字太慢,無法跟上進度,小玲很可能會相信自己真的落後於人,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放棄進步,有可能變成另一個「我的孩子不喜歡上學」的故事了。

2. 第三者讚美(Third party praise)

簡單來說,研究指通過第三方去讚美人,會令當事人感到更愉悅,也更有動力去回報這些讚賞。

因此,我鼓勵媽媽去放大和重覆老師對小玲的讚賞,哪怕只有一點點,媽媽也可以不斷強調,令小玲相信老師和其他人也肯定她的努力。如此一來,她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便可增加。

Young Asian family sitting on sofa

這些都不是高深的學問,而是正向教育中一些小技巧,如果能父母好好運用,那麼我們便能培養出積極向上的好孩子。當然,小玲的個案未必能完全複製到每一個孩子身上,也未必每一個小孩也能在短時間內有很大的進步。重要的是,只要我們全心全意相信自己的孩子,給予他們愛和安全感,必然能看到他們茁壯成長的一天。

參考資料:

Pfeffer, J., Fong, C. T., Cialdini, R. B., & Portnoy, R. R. (2006). Overcoming the self-promotion dilemma: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extra help as a consequence of who sings one’s praises.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2(10), 1362–1374.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06290337

Rosenthal, R., & Jacobson, L. (1992).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Irvingto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