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正在密鑼緊鼓地進行中,香港運動健兒也接二連三傳出好消息。創亞運兩項游泳記錄的何詩蓓,個人獎項取得兩金一銀;創香港劍擊隊歷史的張家朗也順利取下一面金牌。如此為港爭光,相信作為兩位運動員的家長也會對此感到很驕傲。同時也令不少到底家長想知道,到底他們的爸媽是如何栽培他們,讓他們今天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呢?今次就由兒童心理專家 Dr. Rosa Kwok和大家分享張家朗和何詩蓓父母的三大育兒法則,,讓你也可以教育出不怕失敗,願意面對挑戰的小朋友。

育兒法則1:分清是自己的夢想還是孩子的夢想
張家朗出身於運動世家,爸爸媽媽都是八十年代香港的籃球球員,張家朗的爸爸也有說過,其實兒子投的三分球也很準。但是張家朗父母做得很好的一點是,他們不會逼迫小朋友要繼承自己的衣缽。多年來他們也是讓張家朗自己探索自己想要走的路,最後張家朗選擇了劍擊。

育兒法則2:在孩子的背後默默支持
張家朗的父親分享2019年張家朗為了爭取奧運會的參賽資格,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兒子當時有說,自己被隊友超前了。那一刻孩子正在經歷低潮期,張家朗的父親也有跟孩子聊天,也有跟孩子分析其實每一位運動員都會經歷高低潮。 而家朗每個星期天回到家中的時候,媽媽都會準備兒子很喜歡吃的秋葵、吃火鍋,甚至是鮑魚。

而何詩蓓的父母也是一樣,當初何詩蓓四歲起在南華會學游泳,單單是因為父母想要讓她學會游泳,好讓她不會遇溺。而何詩蓓的游泳教練也有讚賞她的父母,從來都不會催谷自己的小孩。這位教練也說道,作為游泳教練那麼多年,何詩蓓的雙親是他見過最好的父母。正因為她們不會催谷自己的小朋友一定要孩子達到怎樣的成績,而且性格也很看得開。

何詩蓓自己也在訪問分享,她在美國的密芝根大學就讀心理學,她會要求自己在每一次考試考到75分以上。其實在大學來說,75分以上已經是屬於A grade (甲級的成績)。何詩培也有分享過她的父母親從來也沒有催逼她一定要在游泳上達到很高的成就,也沒有要求讀書要有很厲害的成績,只是一直在旁默默支持著何詩蓓。
除了不會催谷孩子,家長的陪伴一樣重要。何詩蓓的父母親一有時間就會到游泳池,支持女兒參加比賽。繼今次亞運取得好成績,何詩蓓也藉此感謝父母。回想2020東京奧運會因為受到新冠疫情關係,何詩蓓家人未能現場觀看她比賽,但今次杭州亞運在疫情已消失後,家人親身到臨場館打氣。她受訪時表示:「我爹地媽咪都有嚟現場睇,可以喺佢哋面前攞到獎牌,真係好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