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群居而活,著名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一句名言,「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誠言,人際間的關係若處理不當,會對個人造成傷害。因此,界限(Boundary)這概念用以保持人與人之間,身心靈均有適當的距離,保有自我,和而不同地有效溝通。
就身體界限的層面,可試想像,在熙來攘往的街道上,你能接受別人對你多少的注視及碰觸?這界限是主觀亦因人而異的,有些人能跟不熟悉的人勾肩搭背,但亦有些人對親密伴侣的擁抱感不自在。關係上的界限較多從心理上、情感上及價值觀上等角度出發,概念類似原則或底線,反映著個人在人際互動中所感受到的自由、權力和尊重。家庭中的界限適用於各類型的關係,諸如:婚姻關係、姻親關係、親子關係及手足關係等。當關係中的每個人能充份發揮其身份的權利及義務時,家庭的系統便能靈活地運作。本文主要探討親子間的關係界限。
案例分享:不合適的邊界
個案一:過度依賴
阿怡從小與父母關係良好,但隨著阿怡進入青春期,母親懷疑阿怡偷交男朋友,待阿怡每天上學後偷看她的日記本。阿怡發現並向母親表達不滿後,母親以「關心她」為由,繼續偷看她的日記,阿怡唯有接受隱私被侵犯。公開考試放榜後,父母認為阿怡選擇的科目不夠好,便輪流勸說她選修他們認為「最好」的大學科目,阿怡聽從。畢業後,父母擔心阿怡未能適應「大人世界」而陪伴她出席所有公司面試……
阿怡於每個成長階段時期均需為自己作出不少關鍵性的抉擇,如:選擇適合自己的男朋友、適合的科目、適合的工作等,這「適合」的感受是主觀的,旁人的建議只供阿怡作參考。阿怡的父母傾向為她選擇一切「最好」,但這「為你好的好」是從誰人的角度出發呢?這親子互動模糊了他們的關係邊界,亦讓阿怡總否定自己的決定,認為父母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無法建立自信,亦致使她不敢承擔做決定後的責任與情緒。
個案二:過度承擔
阿希從小便認知父母的工作需早出晚歸,於家中長期缺席。作為長子,他自幼於餘暇時都不敢跟朋友玩樂,因他明白自己需負責照顧弟妹及料理家務。惟當弟妹犯錯時,父母仍會呵責阿希沒盡好大哥的責任,阿希一直感到委屈,這亦讓他與父母關係逐漸疏離。阿希於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疑難,都無法找到可靠長輩的指引,每每只能見步行步。阿希的願望是終有一天可做自己喜歡的事,但他卻不肯定自己想做甚麼……
阿希長年負起了照顧家庭與弟妹的責任,這為比他做長子及長兄更多的家庭責任。阿希的過份承擔亦讓父母的角色縮減為只在外工作養家,但阿希怎樣犧牲仍不夠好亦不足夠。阿希的父母希望他能幫輕他們在家事上及照顧子女上的責任,但那責任又本是誰的責任呢?這親子互動僵化了雙方的關係邊界,阿希的家庭不能發揮支援他的功能,他亦習慣漠視自己的需要,形成他難以觸及自己,了解自己需要及發展自我。
或許作為阿怡及阿希的父母,都各自有養育孩子的一套標準。從阿怡及阿希的例子中可看到,不合適的邊界互動會阻礙子女全人地成長,勇於面對自己各種人生任務上的挑戰。
建立及調節適合的邊界
心理學家Vygotsky提到「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指出,給學習者的任務不能太難或太易,太難會打擊信心,太易又未能得到充分知識的刺激。最理想的學習範圍在於學習者需要接受適度輔助來完成任務。相對而言,隨著子女漸大,關係的邊界應隨子女需能達到的能力逐漸拉闊,如,幼稚園的孩子需能與父母短暫分離上學去、青春期少年需對自我形象有基本概念,及或至成長期子女需結婚生子另組家庭等。關係邊界不代表壓抑愛,而是將愛轉化為孩子需要的養份及機會,讓他們充份發揮能力,亦能自主地為自己做決定的界線。以下提出三個層面讓家長逐步適應與子女調節合適的邊界:
1. 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的概念源於阿德勒,因他認為當我們需要向別人尋求認同以肯定自己的時候,帶著別人對自己的期望而活時,會漸漸以別人的想法為依歸,忘了自己的初衷,亦逐步內耗自己。相信大部份父母都希望為孩子找到一個「最好」的選擇,因此即使孩子失敗了,就如同自己失敗一樣,傷在孩身,痛在父母心。課題分離便是提醒父母各人要為自己的課題負責,舉例來說,孩子因沒做功課而不肯上課,父母在此的課題是讓孩子學習如何好好地面對自己的失責,只管送孩子到學校,讓老師處理孩子的失責行為便可,而不是縰容他以逃避為由留在家;孩子在此的課題則需學習面對他為自己所作出的各種承擔後果。
2. 學會傾聽
人生路上,父母就如過來人一樣,希望為子女減少自己於成長中嚐過的苦及少走一點冤枉路,這是人之常情。但若以「食鹽多過食米」等標準來互動,會強行跨越孩子能發揮的界線。因此,家長及子女需學習互相傾聽,傾聽雙方溝通中的重點及需被理解的部份,即使未能完全同意,亦能於溝通中找到求同存異的方法,並積極創造正面選擇予雙方。
3. 學會尊重
關係邊界的精髓在於尊重個人能適當地為自己作選擇及決定。在此之上,需相信每個人的取決標準及切入點均會不同,請細心一想,若你沒有經歷那些失敗與痛苦,你會有今天的你嗎?或許你很想坐時光機回到當時的你改寫那段往事,但那是你的經歷,你的想法,你將你對自己人生的那遺憾投射到孩子身上,認為他們若與你遇到同樣的挫折後,亦會如你有同樣的反應及人生。這無疑將自己的課題放到孩子身上,因此,當孩子表達希望作出嘗試時,學會尊重便如同學會放手,逐步減少自己需參與的比例,慢慢退下成為他們最強的後盾。
當父母面對孩子所帶來的問題時,彷彿凝視一面神奇之鏡,透過其中映照的畫面,我們得以窺探自我性格的真相。然而,即便如此,我們必須牢記:每位孩子皆擁有獨特個性。身為父母,我們當深入觀察,細心聆聽,以洞察孩子心靈深處的情感需求。我們應創造一個悉心栽培的環境,充滿關愛與尊重,並能時刻支持孩子的個人成長,我們也應竭力成為孩子們的楷模,引導他們走向健康成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