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心理學,一個看似簡單但又極其複雜的概念,也是不少人一直追求的目標。它旨在關注個體的潛力、成長和幸福,並與傳統心理學研究中關注的問題和疾病有所不同。那麼正向教育同正向心理學的關係是什麼呢?對於家長而言,又應如何運用正向心理學去教小朋友呢?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就來為大家解答,該如何通過正向心理學來培養孩子的思維模式。

什麼是正向心理學
在傳統心理學上主要會研究分析焦慮症、憂鬱症的徵狀,過於著重於人出現的負面情緒或狀態。而正向心理學始祖Martin seligman曾說過,其實人的人生不是沒有負面經歷或徵狀就等於擁有快樂人生,就像是否人不吃藥就等於有良好健康呢?
答案很明顯,良好健康還需要運動、飲食配合,所以人的心理也是一樣的。那麼怎樣才能為人帶來一個良好、快樂又充滿幸福感的人生呢?也就是這樣,正向心理學就出現了。
而Martin就是想通過這一門科學去明白,當人在一個社區裡得到一個幸福的人生。我們有什麼因素要注意,有什麼事情可以做呢?而這個就是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和正向教育的關聯
那麼到底正向教育和正向心理學有什麼關係呢?簡單而言,正向教育是融入正向心理學的原則和方法為基礎,將其應用於教育實踐中。問題來了,應該怎樣把正向教育應用在其中呢?

舉一個例子,傳統教育可能會令到小朋友不經意間培養了一種固定型的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因為小朋友在學校會很容易只會著重分數,他會看到自己到底是拿A grade B grade 還是 C grade。就這樣看好像沒有問題,但是問題是,如果一個人他長期都是這樣結果導向的話,其實他就會忽略了自己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