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屆DSE放榜了。正當大家追訪應屆狀元時,卻不幸地有一位應屆考生疑因對放榜結果失望,而選擇結束了生命,令人惋惜。在此希望鼓勵成績「暫時」(not yet)不理想的應屆考生,亦希望為其家長提供建議,以便表達他們恰當的支持及鼓勵。
學習面對成功前的失敗
人生包括入大學從來不需要,也不一定是直路。不論你是學霸還是成績平庸,你的人生都不可能避過失敗的經歷,當每個人都爭著學習如何成功,其實更重要是學習如何面對成功前的失敗。
曾認識一位學生,DSE成績理想,考進大學入讀心儀的學科,可是讀了不久發覺自己不喜歡那學科,因接受不了自己選錯科的決定,自責內疚情緒受困擾,最終退學,並花了很長時間才可重新振作。
另一位學生同樣入讀大學心儀的學科,成績驕人(GPA 3.9),可是讀至最後一年,才醒覺自己所讀不是自己將來想做的工作,因而停學,並花了數年時間兜兜轉轉去尋找自己的「最愛」。
人生長跑非直路
我也認識不少DSE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先入讀副學士,甚至毅進,然後一步步讀上大學。也有學生DSE畢業後便進入職場,然後找到自己「最愛」的跑道,才為興趣及理想打併,而慢慢進修,不久之後又是一條好漢,反正現在進修的途徑多得很。
以上的例子在在說明人生長跑不一定是直路,縱使你起步快,也不一定快到目標,更何況大學不一定是人生的必修科。不少成功人士例如微軟公司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蘋果公司創辦人史提夫·賈伯斯(Steve Jobs)、Meta創辦人馬克·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維珍集團創辦人理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也沒有完成大學。
正向成長| 如何可培養小朋友主動關心別人?家長應於日常生活中培養同理心
失望傷心情緒可接受
可是如因成績未似預期,而感到失望、傷心、難過是可以被理解及接受的,自問自己當年放榜後也爆發了人生第一場最轟烈的哭泣。面對子女這種情緒,家長可以如何面對?
責備說話令孩子感壓力
家長除了不要責備子女,也不要表露出過份緊張,以免令子女感到壓力;更不要否定子女這些情緒,千萬不要說「好小事,有乜好喊」,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你的小事不等如子女的小事。曾遇過一位學生,因為讀書壓力而向家人傾訴,結果換來家長一句「少少壓力都承受唔到」,那學生因此感到不被理解,自此便不再向家長表達自己的情緒,並在人前人後裝作開心果來掩飾,背後卻偷偷以自殘身體發洩情緒。
五個步驟安慰孩子
第一步:家長可以做的是對子女的情緒表現出接受及理解,首先確應對方的情緒,例如「我見到你的表情好似好失望」。
第二步:然後主動聆聽和理解,專注、耐心及不批判地聆聽子女的情感表達,情緒沒有對錯之分,每種情緒都是身體的訊號。
第三步:接著表達同理心,嘗試切身處地,站在對方立場去理解子女的感受,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情緒是被接納和重視的,例如「我知你呢段時間花了好多心機,好努力去應付考試,所以達唔到你嘅目標成績,係會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