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留意到在工作或私人社交生活上遇到的家長,無論孩子年長或是年幼,他們大部分好像總帶著一份為孩子而憂慮的心情。孩子仍小的,就擔心他們的健康、發育;長大些少就開始為著他們的學業、社交而緊張;處於青春期的,就煩心他們反叛、感情狀況、前途選擇;成年時又為著他們的工作、經濟、生活而掛心⋯⋯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絕不誇張。可是,作為子女也好,父母也好,當然不希望「長憂」!
由小生命來臨的一刻,就是父母與子女生命軌跡相遇的開始。的確,生活中實在有各種大大小小的變化和挑戰,有時候感到憂心也是人之常情。而且,這份情緒亦有其重要作用,提醒父母作準備和計劃,以作保護,所以我相信「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中的「憂」是包含了父母對子女滿滿的愛護和關注。然而,這「長憂」所強調的持續性,卻好似忽略了我們對孩子那份生命力和獨立性的信心,以及面對成長過程所需要的彈性和接納。
建立親子關係是不斷的適應和學習,因為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發展和需要都不同,亦是一步步邁向獨立自主,充滿變化的過程。為此,父母需要帶著好奇心重複認識和了解正在轉變的子女,同步成長,學習配合和輔助建立他們獨立生活的內在需要。就如對年幼子女的「憂」可以是一種提醒,幫助引導子女作計劃和準備,但對需要建立自信和獨立性的子女,「長憂」可以是一種阻力,因為它有機會遮蔽了我們對子女那份信心和鼓勵,所以父母對子女的愛護和關注其實是需要穩中求變的。請各位爸爸媽媽,為你自己,為你子女,別再「長憂」了。相信自己一路以來的教導與付出,也相信你子女的能力和個人成長的韌力,適當地給予信任,放心讓他們去經歷吧。
適逢農曆新年,祝願大家新一年,身心安康,成長滿滿!
心理健康 |應付孩子說謊三大建議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方雅榕Naner
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主修心理學 副修輔導) 及後於香港樹仁大學完成輔導心理學碩士學位;屬香港心理學會、亞洲專業輔導及心理協會,及The Psychotherapy Society of Hong Kong 註冊會員
現於本地社福機構從事有關精神健康的心理治療及輔導工作,過去亦曾於不同專上學院教授心理學相關課程
希望透過心理輔導的專業知識,讓大家更了解人的心理和需要,發揮自身獨特的生命力,面對生命中各種挑戰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 | 世界紛亂讓人感到不安恐懼? 4招減輕孩子焦慮
心理健康 | 為掩飾自卑而講大話?誠實需要坦誠信任
心理健康 | 讓孩子學識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