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農曆新年因疫情關係,大部份的拜年活動和聚會減少。不少食肆基於防疫關係,以至未能正常營業令收入大幅下滑,孩子們的「利是」收入亦因為與親友見面的機會減少而有減少,然而,核心家庭的相處時間便增加了不少,趁着這個機會,父母可與孩子講解關於 節日 的來由,以培養孩子的文化修養。
由 節日 解構社會文化
農曆新年是華人比較重視的 節日,而初七「人日」在坊間代表著人人生日的意義。在網上搜尋到有關「人日」的資訊,了解到「人日」,又稱人節,乃每年農曆正月初七是古老的中國傳統 節日。相傳說女媧創世時,先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後,在第七天才創造出人類,故在華人的社會中,這一天便成為人類的生日。香港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公眾假期包含其他西方節慶,所以這類的傳統故事在當今的社會漸漸被遺忘。孩子在成長中能理解假期的背後意義,有助養成孩子理解社會文化,將「假期」變得具有意義,而並非單純不用上課上班的假期。
認識 節日 增強文化底蘊
與孩子一同找尋 節日 的背後意義具有建構思維模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需要面對考試、校園的各式各樣活動,很多時候假期是用作溫習,又或者是與家人去旅遊,讓 節日 變成日常生活中的輔加功能,用作補充恆常未能抽時間完成目標的時段;因此,假日的由來變得一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可以獲得多少天的假期。培養孩子養成了認識渡過不同 節日 的背後意義,不但能豐富他們的文化底蘊,比較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可以學習面對事情的由來和根本,使其在成長後達至為一個不忘本的人。
人日是人類的生日,家長們就在新一年開始,與孩子共同尋找未來節慶假期的典故和意義,並做好渡過 節日 的規劃,從而讓孩子的假期變得與眾不同吧!
梁秉堅 Jeff Leung
註冊社工
關注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推動正向Positive文化,
提升社會、企業、家庭保持「正向」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