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子女成長】擁抱 學習 動機

13-12-2021
FB_CPC_211213

學習 動機這個議題,我在不少場合都跟家長、老師討論過,看來這個從來都是困擾住大家的問題。孩子缺乏學習動機有眾多原因,例如子女自身 學習 能力未能追上學習進度,因而感到乏力,於是沒有動機 學習 。要建立恰當的學習動機,未必如想像般困難。

「愉快學習」己是教育界別裏的一大議題,而且久經討論。不少家長認同只要孩子在學習感到愉悅,就會開始自發地學習。「愉快學習」背後好似帶住一份前設:學習本來並不怎麼愉快,甚而是份「苦差」,因此學習者缺乏動機學習,更遑論是自主學習;因此「愉快學習」的概念應運而生。從心理學角度看,人類動機可以大致分為「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與「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簡單而言就是指以某些外在或內在條件成為推動某人完成某事的動力。放在學習動機方面看,外在動機可以是希望得到外在獎勵而學習,如獎品、利益;內在動機則是希望透過學習而得到內在獎勵,如成就感、優越感、安全感等。每個學習者都具備以上兩種動機,只是往往未有機會將兩種動機互相配合,加以發揮。若有效地應用它們,孩子更容易自主地學習。

用實例去解釋,可能更易令讀者明白。小銘是位中一學生,懷疑具有專注力不足,在學校的學習行為亦一直備受老師投訴。他不但不能專心上課,也在課堂製造噪音影響進度。老師嘗試跟他個別傾談,他的對答總是似是而非、似懂非懂,又難跟老師在同一問題上討論,令老師感到他是「醉酒佬」、「牛頭唔搭馬嘴」。觀察過後,就住小銘的表情、反應,除了說小銘「懷疑具有專注力不足」外,我傾向判斷他是在逃避關於學習上的事情。在某程度上,我認為小銘的行為是故意的,他總在有意無意間為學習過程製造事端,用以幫助自己逃避學習。

與家長及小銘分別傾談過後,得知小銘從小到大都沒有甚麼良好的學習經驗 —— 學業能力較同儕明顯弱,成績稍遜,日常在校表現也只屬一般。由於他在上課時顯得難以集中,而且經常出現奇怪行為,難怪他總是在引來老師的批評、責罵、懲罰。正因為小銘長時間面對責備,他早已缺乏了合適的動機參與學習活動;於是唯有從中搗蛋,以減輕自己壓力。我建議家長、老師都可先暫停只看小銘不足之處,而是看他做得理想之處。如他有甚麼事情上略有改進,那怕只是些微進步,亦不妨送上一份小獎勵,用作增強其「外在動機」。同一時間可以選擇直接用說話讚賞他「有進步」、「又再成功多一點了」等,引發其「內在動機」。只要把兩種動機加起來,慢慢就可協助小銘建立到更為理想的學習行為與態度。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陳凱榮-748x1024.jpeg

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陳凱榮先生
陳先生一直從事學校心理及教育工作,處理範疇環繞學生身心發展、人際關係、情緒行為疑難,以及家長面對的情緒困擾、內在困境等。近年陳先生開始為自閉症服務機構提供到校支援服務,例如自閉兒童及青少年個人成長,教育及生涯發展,社交情智訓練,家長/教師支援,社區共融等。
–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科學碩士(輔導心理學)
–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

【學童心理健康】長輩加持三大能力 讓孩子找回人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