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關於理性思維的書和上了一個運用認知行為治療介入解決小朋友情緒困難的專業訓練,感覺非常充實。我們的思維模式或多或少也影響着我們的身心健康;我的意思並不是指我們要時常保持思想正面,因為經常思想正面,欠缺了危險意識,也不是一件好事。我所指的是理性和多角度的思考模式可使我們達致 情緒健康 。
心理學上的認知行為理論認為我們的思想、行為和情緒三者有着互相影響的關係。我們的情緒不是由一些事件的本身所觸發而成;而是由我們對那事件的看法和理解所產生。簡單來說,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理解會讓人產生不同的感受。例如當你行過見到一班認識的朋友在有説有笑時,你第一個想法會是什麼呢?可能你會認為他們正在討論一些有趣的事情,而這個想法相信不會為你帶來太大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可是如果你認為他們必定是在嘲笑自己,那時候你的情緒反應便會變得強烈,亦可能會影響你的行為,例如避開他們;不與他們交談等。
我們的想法多是由以往經驗累積而成,所以也有着相當程度的可信性。但是,可信性高並不等如絕對的真確,事情的發生往往也可以有着多種的可能性。所以從小培養孩子從多角度去看事情,善用理性分析和推論的方法,對他們的情緒健康發展有着莫大的幫助。那本書也列出了四種知識的來源 : 如感觀(senses)、內省(introspection)、記憶(memory)和理性推論(reason)等,值得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
除了在特殊情況下(如藥物影響),我們的五官如眼見、耳聽、口嘗等都讓我們對身邊的事物產生相對真實的認知。而透過對事物產生的感受,進行自省,可令我們對自己增加認識。例如知道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會開心、生氣、尷尬或恐懼等。這些情感是主觀的,可以人人不同,所以要透過自省,才能認識自己與別人的不同。透過學習以後,形成記憶,在有需要的情況下存取出來,所以記憶也是一種知識的來源。可是記憶錯誤時有發生,所以相對來說,可信程度亦因情況而異。日積月累的知識讓我們對身邊的事物產生一種看法,一個世界觀,而當現實狀況與我們的看法出現了矛盾時,便是我們使用理性分析和邏輯推論的時候了。新的見解和知識往住會透過分析和推論後而形成。可是,如果矛盾是衝擊著我們的信念或價值觀時,我們往往會產生抗拒,避免去深入了解那事情。這時我們或會感到困惑、懊惱甚至不安,如果困擾的情況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我們便更應運用理性思維去正視問題。
現今社會資訊發達,真假訊息難辨,不同年齡層的人仕也需要透過理性推論和對事物持開放性的態度去檢視問題。這樣我們才能認清真相,避免墮入如以遍概全、非黑即白或因果倒置的思想陷阱裡。
參考:
Schick, T, & Vaughn, L. (2013), How to Think About Weird Things: Critical Thinking for a New Age (7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
馮靜雯小姐
現於主流小學和循道衛理輔導中心從事心理輔導工作。馮小姐擅長於兒童遊戲治療、情緒輔導、職涯規劃和婚前輔導等。她亦致力研究提升抗逆力的方法及推動正向 心理 的發展,亦於不同社福機構及學校提供職涯規劃,親職教育及正向心理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