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可以陶冶性情,舒發內心的感受和具有安寧心神的效果,在社會福利服務中有藝術治療的項目。有慈善信託基金在六前開始贊助學校和非政府社會服務機構舉辦弦樂的義務,服務人數超過10萬人,不但讓孩子可以學習 音樂 ,還可以通過音樂傳播和諧的氣氛到不同社區,發展孩子的潛能。
藝術治療其定義廣泛,稱「表達性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s Therapy),經常應用的媒介有舞蹈、戲劇、音樂、繪畫等。而 音樂 治療(Music Therapy)主要是利用音樂、節奏對生理或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近年由於社會環境不穩定,加上疫情令生活方式改變,不能舒展身心的情況很容易轉化成為情緒;情緒在長期的壓抑下如未能釋放出來,便會衍生情緒相關的心理變化。在服務的過程中,很容易找出受情緒影響的個案,這類形的個案是不分年齡的,從青少年至成年人、以至長者都會受到困擾。莘莘學子在這兩年經已是沒法正常上學,減少了社交生活、減少了活動空間、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交流;在團體生活的環境減少下,影響到青少年在成長中舒發情緒的平台,直接影響到心理成長。在疫情下,慈善信託基金贊助的項目並沒有因此而延期或暫停,反而用了網絡平台讓學員能夠持續通過音樂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並基於樂團需要排練 音樂 會習訓關係,學員在未能外出和閒暇的時間以練習樂器作為情緒的寄託。除此之外,訓練的過程中讓人感到恩惠的是這些學員從觀察中看來,普遍都是比較精神以及眼神中表露出具有目標,雖然較正常的排練辛苦,然而這種辛苦卻轉化成學員們這段成長時段的人生目標。
在 音樂 會中無份彼此,看到基層家庭的學員們和精英們在台上的精湛表演,這種交流不但讓人感動,亦是正能量的傳播。在指揮和演奏家的帶領下,台上的表演者把 音樂 轉化為正向的情緒,隨著熟識的流行樂曲走進耳朵時,場內的社會賢達與來基層的觀眾一同用手機的燈光照亮著演奏廳,這種和諧且令人感動的氣份與台上專注演出的學員們呼應著。
家長們, 音樂 是其中一種讓孩子舒發情緒的媒界,好動與靜態的孩子需求不一。為了孩子的身心成長,可以向專業的社工或培訓機構為孩子做評估,從而使孩子從適當的培育下成長。
梁秉堅 Jeff Leung 註冊社工 關注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推動正向Positive文化, 提升社會、企業、家庭保持「正向」 |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