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情緒表達上未能像成年人一樣,可以用適當的表達方式告訴父母自己當刻的心情,他們只能以發脾氣﹑哭鬧等方式去發洩情緒,而不少家長往往在安慰小朋友這件事情上,會慢慢失去耐性,久而久之,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Tag Archives: 兒童心理
相信為人父母均希望培育出成功的孩子,但如何才是培養成功孩子的好方法呢?在這篇文章中, 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會與您分享最新的兒童心理學研究, 這些研究團隊發現了成功的小朋友每朝早上也有這五大習慣! 快來利用這五大習慣教出成功的孩子!
美國University of Richmond的心理學教授Prof. Scott Allison 做了一項研究, 他發現有超過25%的美國人會形容自己的母親是他們的頭號英雄, 相反只有16%的美國人會認為自己的爸爸是自己的頭號英雄 。 到底是什麼原因產生這樣奇妙的結果? 原來只是因為母親能夠滿足孩子大部分的需要 。 臨近母親節,我們不妨認識一下媽媽的影響力。
你希望孩子越來越聰明?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跟大家分享3個來自兒科醫生的建議,幫助家長教出越來越成功的孩子。兒科醫生Dr. Dana Suskind提醒我們,如果我們想要教出越來越成功的孩子,我們千萬不要忘記3個「T」,這3個「T」代表著甚麼呢?
每年小一派位,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若家長和小朋友不滿意派位結果公布,便需要到心儀小學叩門。與此同時,家長和小朋友亦應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以最好一面迎接未來。兒童心理學家Dr Rosa Kwok(郭博士)教大家在失落心儀學校時留意自己的情緒,以及如何調整心態。
為人父母總會遇到孩子哭鬧的時候,尤其在公眾場合,既希望儘快平靜孩子,避免影響他人,又想孩子學習管理情緒,你會跟孩子說什麼呢? 「安靜!」、「唔好再大嗌/喊!」這會是你的開場白嗎?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教家長有5句話不要說!
香港教育制度一直被指對學生壓力大,近日網上瘋傳一段影片有關一位小二女學生在港鐵內向母親申訴壓力過大的影片,片中女學生多次提出「好辛苦」、「我好慘」、「我頂唔順喇,生存呢個世界上」等等,道盡自己的苦況。
本港學生自小面對巨大學業壓力。早前西貢區多間機構發表《小學生快樂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一半受訪學生的得分顯示心理不健康,該區有超過三成學生感到不幸福,估計與自尊感、校園及家庭生活相關。
你希望孩子越來越聰明?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跟大家分享3個來自兒科醫生的建議,幫助家長教出越來越成功的孩子。兒科醫生Dr. Dana Suskind提醒我們,如果我們想要教出越來越成功的孩子,我們千萬不要忘記3個「T」,這3個「T」代表著甚麼呢?
因應不同的場景所產生的情緒反應,代表著不同的情商(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具備較高情商的孩子,在成長中會有何好處﹖父母又應該如何培養出較情商高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