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
成日覺得自己「好脆弱」或諗太多」,有時甚至想遠離人群,導致難以與人相處,其實可能你不過係天生比一般人更易受到刺激,但其實「高敏感族」有豐富嘅想像力,而且觀察入微,只要喺生活上掌握三大點,接受並善待自己,可以令生活過得好自在
相信不少家長也曾經歷小朋友一連串的「為甚麼」。面對小朋友的疑問,家長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例如:「小孩的問題沒完沒了,真是麻煩」、「這問題根本不值一問,真是無聊」、「這些問題我都不懂回答,真是尷尬」、「這問題我從沒想過,真有啟發性」。輔導心理學家教家長正確培養孩子好奇心的方法。
在這數字化時代,我們的孩子們幾乎從出生起就置身於網絡的海洋之中。網絡遊戲作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社交和娛樂的世界。然而,這個世界也是一個未知和未開發的領域,存在著不可預測的危險。作為護理這些年輕航海者的舵手,家長和老師必須提高警覺,確保他們的數字之旅既安全又有益。
隨著DSE放榜,學生自殺個案又再次出現,實在令人感到心痛,更令許多家長都不知所措。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是香港高中生進入大學的重要關口,其結果關乎他們的未來發展。因此,許多香港學生在準備和應考DSE時都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這些壓力的來源有哪些?家長又可以如何幫助他們減輕壓力,並在放榜後適當地處理情緒?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這些情景,供家長們和同學們參考。
最近筆者友人就孩子升學安排上與伴侶意見有分歧,「為何孩子考得上這間名校你卻要他讀樓下學校呢?」「與其讓孩子讀私校,倒不如花錢讓他多上興趣班,學多門手藝。」在育兒之路上,夫婦之間有「異見」十常八九,這些「異見」可能源於各自的成長經歷、價值觀、文化背景以及個人信仰等因素。而當夫婦在教養孩子的觀念上存在明顯差異時,衝突和摩擦往往不可避免,甚至影響婚姻關係。
電影《年少日記》 (小量劇透)中有一幕是最令老師信任的班長,為了証明自己不是留字自殺的那位學生,捲起衫袖展示沒有𠝹手的傷痕,但被社工發現傷痕其實埋藏在被衫袖遮蓋的上臂,這樣的情節對筆者來說真實不過。事實上,要學生傾吐心聲,家庭和學校接納負面情緒的氛圍十分重要。
隨著AI科技發展,我們開始反思什麼職業會逐漸被取代,就如前一陣子筆者收到一間本地小學邀請為小四至小六的學生舉辦一場有關未來職業趨勢的講座。我們心知人類的知識與記憶力很難與精密的電腦相提並論,面對AI勢不可擋的發展,與其幫助下一代預測十年後的職業概況,倒不如培育下一代的共情力。就我們所知,AI其中一個最主要的限制是「它」沒有感知情緒的能力。筆者認為正因此能力是科技無法完全取替,更顯此能力的獨特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