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小學或私立學校是不少家長的心水,想為子女入讀2024-2025年度的小一,就不要錯過報名日期,以下的直資及私立小學,陸續接受招生申請,家長要mark低,為子女爭取多一個取錄名額!
LINE RSS Feed
颱風和暴雨等惡劣天氣來襲前,天文台會適時發出熱帶氣旋或暴雨警告信號,讓市民提高驚覺,並預算作出安排,教育局亦會按情況發出停課安排,本文總結在不同天氣警告信號下,全港學校的停課及考試安排。
由正向心理之父Martin E. P. Seligman 提出廿四個品格強項是正向教育的強大基礎。無論任何年紀,每一刻都運用品格強項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切。而這廿四個品格強項,是人人皆有,差別是強弱不同和你是否願意使用。
失落心儀幼稚園offer?臨時要安排子女轉校?根據教育局公佈,截止7月4日2023/2024 部分學校K1學位仍有空缺,即表示家長仍有機會為子女爭取心儀學校的學位,現階段可嘗試直接聯絡相關幼稚園並準備文件進行轉校申請,以下為香港各區仍有K1空缺的熱門幼稚園!
你相信「智力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沒多少能改變」,還是「智力水平是能夠改變的」?你的答案其實反映了你的心態,繼而影響你的成就,同時亦影響你的教養方法及你子女將來的成就。本文所指的成就不是以金錢名利而衡量,而是成功達到自己所想的目標,亦即是正向心理學所指的PERMA(Positive Emotions, Relationships, Meaning, Achievement)中的Achievement。
近年興起的 「正向教育」注重培養學生品格和正向思維,無論對於學校或家長都十分重要。教育三個重要持分者 – 學生、教師和家長都應有 「共同語言」才可以朝同一方向進發。正向教育是否正是這個 「共同語言」呢?香港又是否準備好推行「正向教育」呢?
正向心理學,一個看似簡單但又極其複雜的概念,也是不少人一直追求的目標。它旨在關注個體的潛力、成長和幸福,並與傳統心理學研究中關注的問題和疾病有所不同。那麼正向教育同正向心理學的關係是什麼呢?對於家長而言,又應如何運用正向心理學去教小朋友呢?兒童心理學家郭博士就來為大家解答,該如何通過正向心理學來培養孩子的思維模式。
最近電影《Barbie 芭比》上映,也令不少人回憶起兒時的玩伴。不過Barbie從來都是被定型為是女生會玩的玩具,當有些家長看到仔仔會玩Barbie或者是比較女性化的玩具時,不免會感到緊張。他們擔心這是否代表孩子的性別認同有問題,或者會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然而,這些擔憂是否真正有根據呢?讓我們來看看兒童心理學家Dr. Rosa Kowk(郭博士)怎麼說。
又一屆DSE放榜了。正當大家追訪應屆狀元時,卻不幸地有一位應屆考生疑因對放榜結果失望,而選擇結束了生命,令人惋惜。在此希望鼓勵成績「暫時」(not yet)不理想的應屆考生,亦希望為其家長提供建議,以便表達他們恰當的支持及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