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兒童企業家訓練營】邊玩邊學 讓孩子主導自己的 遊戲 !

18-01-2021
Patrick-Sir-兒童企業家訓練營-邊玩邊學-孩子-主導-遊戲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不少父母的期許。為了加強孩子的競爭力、爭取好成績以入讀名校,有些家長在孩子幼兒時期就安排了一堆興趣班和語言課程,卻因而剝奪了孩子玩樂的基本權利。事實上,已經有不少研究指出,給予孩子「自由 遊戲 」(Free Play) 的時間,由孩子擔當 遊戲 主導者的角色,能讓他們在玩得輕鬆自在的環境下自然學習及發展不同的興趣和能力,甚至可能比逼著他們看著課本學習來得更有效。

是玩,也是學習

在大人眼中,「玩」和「學習」顯然是對立分明的傢伙。不難理解,因為提到「學習」,我們自然而然會給它設定一個框架:需要有一個架構、設計學習過程、訂立學習目標、審視學習效益和成果。而玩,沒有任何意義和討論的空間。「玩到個心愴曬」而不肯坐下學習恐怕是家長對「玩」的最深刻印象。

但其實從來沒有明文規定,學習環境一定是要一個課堂,一個老師站在黑板前告訴你這麼做那樣學才對。特別是對0至6歲的幼兒來說,他們不需要去考慮任何外在和現實的壓力,所有事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任何環境和活動都可以是他們學習的媒介,而「玩」就是其中一種。

遊戲

「玩」產生心流鼓勵學習

幼兒幾乎都是在玩 遊戲 中認識這個世界,而大部分的學習都是隨著玩遊戲的時候自然而然產生的,包括對事物的認知、說話的能力、探索和創造力等。例如現實生活中,蛋糕和蠟燭都是我們盡量避免讓孩子觸碰的東西,怕危險或擔心他們弄髒自己。但透過玩遊戲,孩子有機會體驗拼湊一個蛋糕的過程,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天馬行空創造自己喜歡的蛋糕模樣,更能在與家長的互動中學會分享。把日常生活情境融入 遊戲 中去學習,能更容易產生「心流」,讓孩子願意持續去進行學習這項活動。

遊戲

孩子在玩樂中的角色

1. 主導者

不少國家例如瑞典積極提倡「自由選擇」,鼓勵孩子做主導者,自由選擇喜歡的 遊戲 及發揮自己的興趣和專長。而教學課程裏也規定孩子每天都有至少一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當然在我心目中如果能安排更長時間更好!但也有研究發現,在其他國家兒童眼中的 遊戲 :填顏色、彈結他,在香港兒童眼中都不屬於遊戲。因為一直以來很多活動都很容易被「課程化」,孩子反而失去了遊戲的概念,不懂什麼是玩、不懂如何玩。

所以「要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家長要記住遊戲的類型和玩法很多時候不止一種,我們要讓孩子自己自由決定今天想玩什麼、怎麼玩、遇到問題怎麼解決,或是如何與一起玩的孩子溝通等等。自由遊戲鼓勵家長應該盡可能「沉住氣」和「忍口」,還給孩子屬於他們的遊戲概念,讓他們創造出自己的一套遊戲玩法,從而更能獲得滿足感。

2. 興趣探索家

在玩的過程中,孩子所接觸的世界和知識層面較他們生活中接觸的環境大大增加。以積木遊戲為例,各式各樣的主題例如大象、猴子等動物和森林世界,又有如空服人員、工程師等職業和職場環境,或是充滿童真的聖誕老人和雪人等童話世界,不同的主題和遊戲玩法都給了孩子了解不同世界的機會。

孩子一般都是對事物感到好奇才會主動學習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所以前提是要讓他們對事物產生興趣。孩子透過玩遊戲認識這個世界,找到他們感興趣的事,才能找到他們學習的動機,從而在日後更深入了解,甚至往這些興趣發展。

擔心孩子的發展為他們安排課程有時在所難免,但記得不要抹殺他們玩遊戲學習的機會。家長也不希望看到孩子勉強完成學習任務的愁眉苦臉,而是能看到孩子閃閃發亮的眼神裏對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吧!

關於 Patrick Sir

林溥來先生,香港英文補習名師,投身教育事業接近二十年,是補習中心EDFLOW Learning Center及國際幼稚園Galilee International School的創辦人兼總校監。英語教育書籍作家,著作《小學雞英文》系列獲香港教育城「十本好讀」獎及教師推薦好讀獎。電視節目主持及司儀,並為教育節目擔任英文顧問。網上教育短片創作人及多個兒童品牌代言人,深受觀眾及品牌喜愛。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工程榮譽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系碩士。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

更多有關生涯規劃文章︰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