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賞會讚壞嗎?讚賞會令小朋友自大嗎?在新城知訊台節目《人仔細細》中,主持人黎莉與ABC Pathways負責人Bally探討如何把握黃金機會讚賞孩子,令孩子更有動力讀書,甚至讓他們更懂得選擇和規劃人生。
讚賞孩子背後付出
上集提到讚賞小朋友猶如「餵魚仔」,一句讚美可以令小朋友越做越好,像訓練員用魚獎勵海豚般,推動孩子突破自我。黎莉最近分享了一段親身經歷:考試前夕,她因督促兒子溫書而與他關係不和諧。試後,兒子對未達「九字頭」的分數感到失落,坦言自己已盡力。其中,他在數學科取得71分,是眾多科目最低分的一科,老師在卷上寫上「有進步,欣賞你」六個字,他收到這份試卷時,感到很開心。Bally形容老師這六個字就如「大魚」,因為老師看到學生背後的努力。
黎莉看到兒子成績好了,脫口說出:「我都說,你肯努力就可以了」,Bally認為這些「馬後炮」的說話意義不大,錯失了稱讚兒子的機會,並說有時候覺得小朋友不明白父母的付出,其實很多時是父母沒有明白孩子的努力。

「先讚賞 後回應」法則
她以數學派卷為例示範,她知道兒子超額完成的數學考試,會立刻鼓勵孩子說,「Yeah!超額完成。你真的很厲害,全因你很專心。我說過你有努力付出,老師也看到了」。這些肯定和鼓勵就是「魚仔」。
Bally寄語父母,「不要以自己角度出發,要習慣看他冰山底層,他也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當完成了溫習,無論是什麼成績,可對孩子說『一定會贏,你在媽媽心目中已經得滿分了,我們快睡覺享受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