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打機令許多家長頭痛不已,甚至可能破壞家庭關係。在新城知訊台節目《人仔細細》中,主持人黎莉與ABC Pathways負責人Bally探討如何通過「餵魚仔」方法,令孩子找到讀書動力和興趣,繼而放下遊戲機。
因打機爆發親子衝突
早前就發生一宗案例,一名15歲少年因不滿父親要查看手機內容而爆發衝突,最終演變成肢體衝突,母親報警處理。黎莉也分享某次她兒子與朋友的孩子打機,朋友的孩子因專注遊戲而沒回應父親問話,爸爸一怒之下,當場摔爛孩子手機,在場鴉雀無聲。
孩子沉迷打機,往往是因為能在虛擬世界獲得現實中缺乏的成就感。黎莉以自己兒子為例,孩子在遊戲中可說是無所匹敵,甚至可做電競手,她引用Bally上集的分析指出,正是因為他在打機世界得到認同感和勝利滋味,但現實中,不論是踢球或者學業成績,他都是中規中矩。她就問如果不讓兒子打機,會不會剝奪他唯一感受到自我價值的機會?

查看手機是保護孩子?
Bally回應說,遊戲世界經過精心設計,引人入勝,不能自拔,同時在打機世界中,玩家得到升級獎勵、同儕認可、失敗可重來,製造了現實中沒有的安全感,所以不只小朋友,大人也會透過打機逃離現實。
說回那宗父子衝突新聞,Bally直指核心問題在於親子互動模式出了問題,而非遊戲本身,「爸爸查看兒子手機內容,這舉動反映不尊重和不相信孩子。」15歲的青少年正值重視私隱和自身權利的階段,當父母持續越界,累積的不滿最終爆發。「在大部分家長來說,看孩子的手機是保護孩子,視之理所當然,其實是錯的,甚至是破壞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