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孩子物質充裕卻不快樂?引用著名理論解鎖溝通困境

10-07-2025
250710ballywong

時代變遷,上一代人歷經艱辛,新一代在物質充裕的環境中成長,如何讓孩子真正體會上一代的艱辛?在新城知訊台節目《人仔細細》中,主持人黎莉與ABC Pathways負責人Bally從一齣電影到一個著名理論,帶來了家庭教育其中一個關鍵。

從電影感受上一代辛苦

過去,不少父母會向孩子講述當年賺錢很艱辛,黎莉回憶童年時確實能理解。反觀現今小朋友不明白大人的艱難。Bally指出,告訴孩子「生活很艱難」其實很抽象,需要具體描繪上一代的付出。她舉例說,早前與一群女企業家包場觀看電影《水餃皇后》,現場包括她二十多歲的大女兒和十八歲的小女兒都感動落淚,甚至有小女孩放聲大哭。這部電影生動呈現了上一代人的屈辱與奮鬥,產生共情。「我們口頭教導孩子尊重上一代,不如通過電影、紀錄片等媒介,將畫面真實呈現,讓他們體會上一代的艱難。」

黎莉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她會告訴兒子祖母當年的艱辛,教導他作為晚輩應愛錫長輩。Bally認同這種方式,補充道,即使孩子當下未必完全理解,但隨着成長,會逐漸體會。她回憶自己童年時聽父親說「捱窮」,也聽到表伯提起「一條褲兩人穿」的經歷,到她長大後才真正明白那段日子的不容易。

辛苦-物質-人仔細細-需求2

新一代重視被愛與社交

Bally進一步引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解釋上一代人拚盡全力,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食物與居住。隨着最底層的需要被滿足,人們開始追求安全、社交、尊重,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現今世代物質豐富,孩子更關注愛與被愛的需求。她認為愛是最基本的需求,有愛便能捱過每個難關,正如昔日的獅子山下精神,體現了香港人互助互諒。然而,這種精神在現代社會逐漸淡化,她呼籲重新重視這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