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一位媽媽帶著5歲大的兒子前來輔導面見,主因是媽媽見到孩子每逢在遊戲處於劣勢或是輸了,便中途要求更改規則,讓他可以在下一回合勝出。
媽媽提及有次孩子在同學的生日會中,玩大富翁時抽到一張要「罰款」的機會咭,他立即要求將所有包含「懲罰」的咭丟棄,媽媽當然馬上阻止並與孩子說「只是玩遊戲,輸掉也沒所謂」。誰知說罷,孩子就哇哇大哭,不斷嚷著「不公平!我不要輸!」,令現場氣氛異常尷尬。
類似上述個案,相信各位家長也曾遇上類似情況。以發展心理學角度,成長中的孩子會漸漸透過身邊的人與事認識自己的能力(Erikson,1968)。孩子慢慢在乎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特別會以課業、遊戲與比賽中的表現來評估自己的能力。當孩子意識到重要他人(例如父母、老師),會因為他/她獲得好成績或勝利而特別高興,就自然期望下次也能受到同等對待。
亦有一些孩子因為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安全感,特別計較輸贏,認為自己需符合某些條件才會被愛。由於這類孩子時常擔心自己「被嫌棄」,無形就有種推動力想在環境中突出自己的能力感。專門研究兒童與家庭發展的美國心理學家Cummings與Kouros(2008)指出越不安的孩子,就越想在不同處境中「獲勝」;在輸掉的𣊬間,較易因內心的不安導致情緒失控。
在著重品德的華人社會,成年人較為憂心孩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標準。遇上孩子「與別不同」的行為,就希望孩子可以立刻糾正過來,不致在人前「失禮」。但是,就像本文開首提及的媽媽,有時家長越心急想改變孩子的行為,他們就越可能不受約束。若家長遇上此類情況,建議要沉著應對,並配合下方以孩子感受出發的策略來化解孩子的挫敗情緒:
1. 不要只說「輸掉也沒所謂」
當家長說這類說話,從孩子的角度來說算是一種情感拒絕(Emotional rejection)。孩子在遊戲中輸掉,難免會感到挫敗、失望、被否定等。但是,孩子有時未能像成年人般用說話表達情緒,遇上不安的處境就大多直接利用行為來解困。若大人當下只說一些針對孩子行為的說話,如「輸了也不要緊」、「這樣撒賴就不要再玩了」、「無人再想和小器鬼玩耍」,就顯然忽略了他們的感受,這樣或會更容易倍大孩子內在的不安情緒。
2.說出孩子內在的負面感受
家長可先運用同理心(Empathy),利用情緒詞彙肯定孩子的挫敗感受,例如說「媽媽知道你剛才抽到罰款的咭,有點擔心可能稍後會落後,媽媽知道你的憂慮」。當孩子知悉父母明白他的心情,就會感受到被接納,情緒會慢慢穩定下來。
3. 鼓勵孩子繼續嘗試
家長謹記孩子一般都想從勝利中肯定自己的能力,所以當孩子感到「落後」時,可適當地給予他們一點希望感,也就是一些取勝策略。家長可與孩子坐在一起,靠近的距離可讓他們感覺到被支援。若遊戲是傾向技巧性質,家長不妨就給予一些取勝攻略,並鼓勵孩子嘗試。倘若遊戲是傾向運氣性質,家長就可鼓勵說「媽媽肯定你一定很投入玩這個遊戲,媽媽想與你一起再嘗試,猜猜今次擲骰可以行到多少步?」,這樣可讓孩子明白透過不斷嘗試或練習,就會得到進步。
4. 賽後檢討
如果孩子情緒處於高度不安狀態,有時情況未必如上述般順利,屆時最好先與孩子離開遊戲現場,避免他/她成為眾人焦點,令不安程度升溫。當與孩子獨處時,可重複上述步驟。待遊戲完結,建議家長與孩子檢視一下整個過程中值得欣賞的範疇,透過他/她的性格特質或技能建立能力感,讓孩子感知遊戲過程中的得著,而不止是著眼於結果。同時,家長亦與孩子檢討仍需努力進步的範疇,讓孩子知道挫敗也可幫助我們繼續成長,培養他們的耐挫力(Frustration tolerance)。
參考資料
Cummings, E. M., & Kouros, C. D. (2008). Stress and coping. Encyclopedia of Infant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3, 267–281. https://doi.org/10.1016/B978-012370877-9.00156-0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2nd Ed.). Norton.
余鎮洋先生
余先生專長於幼兒、兒童、青少年、大學生及家長工作,曾在主流幼稚園、小學、中學、自閉症學童學校、特殊學習障礙機構,以及不同私人及社福機構提供個人及團體輔導、心理評估和生涯輔導服務。余先生亦致力研究及推動符合本地文化的多元輔導及正向教養方法,積極於不同大專院校、學校及社福機構舉辦個人成長、生涯規劃、精神健康講座與工作坊,對協助掘個人潛能及強項亦別有心得。
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生(輔導研究)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科學碩士(輔導心理學)
香港大學家庭研究院證書課程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亞洲專業輔導及心理協會註冊臨床督導
美國國際醫學及牙科催眠治療協會(IMDHA) 認可催眠治療師
PEERS® Certified Prov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