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 好常見?數據顯示每5個小朋友中,就有1個會出現 濕疹。除了 皮膚發紅、 水腫 及 痕癢 等令孩童不適的症狀外,皮膚及性病科專科林旭強醫生指出:「不少孩童的身心發展亦受濕疹影響,更有孩童因此而出現抑鬱症狀。」
濕疹 由多種因素誘發 壓力 可致惡化
濕疹 即異位性皮膚炎並非由單一因素導致,先天性的因素包括遺傳及基因突變,如父母患有過敏性疾病,孩子患上濕疹的風險更可高達5成。另外,免疫系統 失調及外來 致敏原 等亦可誘發 濕疹,季節轉變如秋冬季濕度降低,亦令皮膚更易流失水份。
學童 情緒 受困擾 影響日常生活
眾多因素之中,壓力 為不少人最常忽略的原因之一。情緒低落 可影響 皮膚免疫系統,導致 免疫系統 失調,令 發炎細胞增多,加劇 濕疹 情況。林醫生強調:「 濕疹 可嚴重影響孩童的日常,有小朋友甚至出現 抑鬱症狀,如失眠、情緒低落及食慾不振等。」孩童可能對外表失去信心,甚至不願外出,影響人際關係。而當皮膚狀態變差時,孩童的情緒更為低落,並且因痕癢難耐而影響睡眠質素,情緒及 濕疹 形成惡化循環,使治療難度增加。
林醫生憶述,曾有一名12歲的孩童患有嚴重 濕疹,由於家長不希望孩童使用過多西藥,而未有跟從醫生制訂的治療方案。家長嘗試以戒口及民間偏方治療 濕疹,惟效果未如理想,孩子更出現 失眠 及 食慾不振 等情況,需停學半年,甚至因戒口一事影響了親子關係。後來經勸說後,家長了解到用藥的重要性,在積極用藥的情況下,病情得以改善,孩子可重拾以往生活,上學、交友、進食自己喜歡的食物,心情好轉,濕疹 亦隨之好轉,現已可妥善處理局部性 濕疹 。
按病情及憂慮商討 治療方案因人而異
濕疹 有不同的治療方案,如潤膚膏 、抗組織胺藥 、類固醇 類及非類固醇 類外用藥膏等。雖類固醇類藥膏可較快起效,惟不少家長憂心於類固醇的副作用,不希望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林醫生解釋,在醫生的緊密跟進下,藥物出現副作用的風險不高,如有疑慮亦可與醫生商討治療方法。若患者病情嚴重,亦可接受系統性治療如口服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生物製劑起效較快,且可針對性控制引致濕疹的發炎因子,並有較少的副作用。
除了藥物治療,日常的皮膚護理亦不可少覷。以洗澡習慣為例,患者應維持適中水溫、避免長時間洗澡,並在洗澡後使用潤膚膏,家長亦可協助孩童避免接觸致敏原、盡量保持心境開朗及均衡飲食,助孩童有更好的成長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