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大 汗 或無 汗 (其實有 汗 ,只是很不明顯)人士,因朋輩壓力和膽怯而來診。當中有人健康,亦有人不足,用藥可在健康範圍內滿足他們心理要求,稍稍收 汗 或發 汗 。究竟 汗 水如何看出疾病或健康警號?
汗 水多少也是健康?
汗 多 汗 少,也可以是健康的。成年人,平時 汗 多,無其他不適,可以是身體健壯的表現。但若有其他不適,就要看是否與 汗 有關,如壓力大、陰不足、行動快急等。中醫要隨證治之,但不論何種,都建議患者要休息充足,因為氣隨液脫,大汗過後是會更易累。
突然變化就要注意
突然大 汗 或少 汗 ,可以是生活習慣改變,也可以是身體不適。若大 汗 了,與以下情況有關,包括壓力大、工作太趕快、睡眠減少、多吃焗炸食品、更年期、被大風「吹襯」、幾天前多曬太陽或焗到等。若少 汗 了,則跟大年紀、身體疲累、心情平和等有關。兩者治法各有不同,中醫會按患者不同體質而作出相關的調治。
下身 汗 多
下身可以是腳掌或大腿或陰部附近或臀部,《黃帝內經》:「濕為陰邪,其性重濁,濕性向下」,意思是指「濕」本身就有向下的趨勢。
對策:少吃濕重食物,如奶類、海河鮮、味精、菇菌、醬汁等。
手 汗 多
有些人手 汗 多,成因多數是天生,但多不是健康問題。
對策:中藥可稍改善。
手足冷 腋下多汗
有些人手冷腳凍,但腋下卻熱到出 汗 ,很多是壓力過大,身體稍虛先兆。
對策:要多注意自己心理情緒,及早改善,預防幾年後更差。
臉部出汗
有些人臉部多汗,可能是患上帕金森氏的先兆。帕金森氏症會使自律神經失調,讓體溫調節功能低下,胸部以上部位,特別是臉部容易大量出汗。
上半身出汗
有些人上半身出汗因為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多有排汗障礙。他們往往是上半身包括下肢與腳部減少或停止出汗,但包括頭胸、背部的上半身卻往往大汗淋漓。
青少年或小朋友,陽氣足,多 汗 多是正常,但氣隨汗脫,若休息不足,就易令人虛。至於睡時出 汗 呢?小兒可以是正常,但成年人就必須找出原因,如果身體「焗到、着涼、曝曬或多吃煎炸食物,鬱悶也會加重,繼而多出 汗 。
註冊中醫師陳俊傑 |
部分圖片:Freepik、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