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 源頭減廢 方面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除了常見的金屬、廢紙和塑膠,近年政府已推出玻璃樽回收和四電一腦 (冷氣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及主要電腦產品) 政策以減少電子費物。不過,還有一種每天大量生產的廢物還未能回收,那就是廚餘 。
香港人每日大約丟棄三千公噸廚餘 ,佔都市固體廢物量的三分一,可說是香港人丟棄得最多的「垃圾」。甚麼是廚餘 呢?那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吃剩的東西。
有些廚餘 是不可避免的,例如骨頭、生果皮等,這些我們都不能進食,必須丟棄。不過,這些廚餘不算最多,更多是的可避免的廚餘——尚可食用卻被丟棄的食物,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每日吃剩而丟棄的食物,以及商店賣剩而丟棄的食材。
五六十年代,香港根本沒有廚餘 的問題,因為當時香港人生活艱難,温飽難得,很少丟棄食物。但香港人富裕了,物質生活豐富,吃剩的食物便比以前多。由此可見,要減少廚餘 ,方法其實簡單得很,就是平時不要浪費食物。
政府早已推出不同宣傳策略,教導市民減少廚餘 的重要,例如帶頭呼籲把一般社交飲宴的菜式數目由八道減至六道,又推出「惜食香港」運動,宣傳珍惜食物的重要,並教育市民要有「惜食」意識,當中設計的角色「大嘥鬼」更廣受市民歡迎,引起市民對廚餘 問題的關注。
另外,也有一些機構回收飲食界仍可食用的剩餘食材,再烹煮成不同的飯菜,免費派發給社會上有需要人士。
要減少廚餘 ,必須從源頭着手,而源頭就是我們每一位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