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沙田培英中學

朱嘉添校長認為中一新生面臨著比小學時期更多的科目學習,甚至需要用英語學習,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大挑戰。此外,平時的功課和評分標準與小學有很大的不同,這確實讓新生們感到難以應對。「中一新生應該樂觀面對挑戰,勇於接受自己的不足,並反思這些不足,以便邁向成功。」朱校長建議

除學業上的變化,朱校長認為中一新生更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上學技能,例如學習乘車、管理零用錢以及善用電子工具與老師聯繫等。這些技能的掌握能夠幫助他們在新環境的轉變中更加穩定自如。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

為讓學生親身體驗生命的可貴、懂得尊重與珍惜生命;以及體驗母親懷孕的辛勞,感受父母的愛與關懷,學會感恩,學校舉辦了護蛋行動。蛋寶寶就如一個小嬰孩般脆弱,需要小心守護及照顧。因此,同學們需要自製一個護蛋器。而每隻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同學們要好好照顧和愛惜蛋寶寶的生命。其實,同學們也好像蛋寶寶一樣獨一無二,沒有人可取代,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

新生命教育協會
呂郭碧鳳中學

9月4日,新生命教育協會呂郭碧鳳中學舉行因颱風停課而延期的開學典禮。張豐校長訓勉學生要懷抱成長思維,發揮逆境智商堅強應對挑戰。能為學生安排開學典禮,正是實踐逆境智商調配學習活動後的成果。此外,家長教師會舉行敬師活動,感謝教師循循善誘。家長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學習感恩和珍惜的榜樣,展現全校參與協助學生成長的正面氛圍。

最後,張校長以聖經經文「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下)」,提醒學生於新學年迎難而上,倚靠恩典得著更豐盛的生命!

裘錦秋中學(元朗)

要在開學禮成功為學生注入正能量,以學生為主導不可或缺。裘錦秋中學(元朗)梅志文校長先以ABCDs的學習原則勉勵學生,繼而安排學生會會長鄭彩嵐同學以「木桶理論」(Cannikin Law)向學弟妹分享自身經歷──高中選科要充分發揮優勢,但同時找出木桶中的短板,即學習的弱項,令木桶可裝更多的水。彩嵐分享了自己如何提升數學成績,成功向心儀大學邁進一步。最後,開學禮以全體學生進行立志禮作結,象徵為新學年燃點起學習之火,體現校訓「自強不息」的精神。

香港道教聯合會
圓玄學院第一中學

隨著社會對「價值觀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師者」已不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引領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辨識及實踐當中涉及的正向價值觀。

在學期之初,本校與葵青民政事務處合辦「『義』不容辭為社區」活動,由學生向本區長者提供健康評估檢查服務,包括量度身體質量指標(BMI)、血壓及膽固醇水平等,以提升長者對健康的關注。在反思環節中,學生認為活動能實踐課堂所學,並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喜樂。由此可見,適切的活動設計、實踐經歷及教師引導,有助引領學生提升「正向價值」

救世軍
韋理夫人紀念學校

「沿途有你」活動是一個旨在增進學生之間情感連結和答謝互相老師的活動。這個活動的內容是學生透過點唱活動,傳達對其他同學的鼓勵和對老師的答謝之情,讓這些心聲透過空氣傳遞,溫暖每個人的心。
這個活動的核心是學生們以音樂和語言表達出對彼此的支持與感激之情。他們可以選擇一首歌曲,並附上點唱名單及鼓勵或感謝詞句,在午間廣時段播放。這樣的舉動不僅讓受點唱的人感到受到重視和關心,也能夠提升學園的凝聚力和情感連結。
「沿途有你」活動強調了學生間的互助和支持,同時也讓每個人感受到他們在學校中的價值和重要性。這個活動通過音樂和語言的力量,將溫暖的心聲傳遞給每一個人,並促進了情感上的連結和共融感。

東華三院
王余家潔紀念小學

新學年伊始,同學們帶著既興奮又期待的心情踏入新的課室。面對新的班主任、新的同學,難免感到有些緊張。為了讓同學們彼此熟絡,從而提升對班別的歸屬感,班主任在開學首三天,透過CLASS MEETING,讓同學彼此認識,打破隔膜。

Class Meeting  4步曲:

1. Greeting: 大家用特別的方法和老師、同學打個招呼。

2. Sharing: 老師邀請同學分享自己的趣事和想法。

3. Activity: 全班進行有趣的遊戲,讓同學和老師「破冰」。

4. Message: 最後,老師把窩心的MESSAGE留在黑板上。

新學年,新的開始,希望同學們能訂下目標,彼此扶持幫助,把愛傳出去,讓關懷滿校園,一同享受幸福快樂的校園生活。

香港道教聯合會
圓玄學院陳呂重德
紀念學校 

相聚開學禮,築夢新旅程——記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2023-2024 年度開學禮暨尋夢計劃啟動禮 

新學年伊始,剛從適應課程「畢業」的小一新生,與師兄姊們懷着對新學年的希望、對未來的期盼走進了陳呂校園,開啟了一個新的學習旅程。

《禮記》中有記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為迎接新學期的到來,學校隆重舉辦開學禮暨尋夢計劃啟動禮 。莊嚴的升旗儀式揭開開學典禮的帷幕。師生面向鮮豔的五星紅旗,奏起雄壯嘹亮的國歌。梁俊傑校長在致訓辭時,介紹本學年將開展名為「米之達人」、「魚樂無窮」的種植稻米和飼養魚類體驗課程,規劃了新學年的美好藍圖,盼學生體會成功感。梁校長並道出成功的法則——「成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堅持是你最好的朋友,放棄是你最大的敵人。」他勉勵學生勇於尋夢,艱險我奮進,克服困難,為自己探索自主學習策略以成就夢想。

學校再次歡迎小一新生及插班生加入,全體師生一起向着目標進發,期望學生能夠努力探索自己的一片宇宙,尋夢、追夢、圓夢!

將軍澳香島中學

家庭與學校是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支柱。將軍澳香島中學一向重視家校合作,舉辦多元活動予家長參與,家長教師會每年舉辦的「敬師孝親」系列講座和工作坊亦深受家長歡迎。2023年9月16日上午,學校特別為新入學的各級插班生舉行家長會,鍾堯基校長致辭時感謝家長們出席家長會和積極參與家教會舉辦的「敬師孝親」甜點工作坊。

甜點工作坊逾120位家長與子女參加。家長、學生和老師一起製作甜品,現場氣氛熱烈,洋溢着歡聲笑語。由認識校園、認識新同學到認識老師,既有家校互動、親子參與,亦有家長和學生感恩學校和老師給予的關顧和協助,令插班生盡快融入校園生活。中一學生更是親自製作小禮物送給小學老師以謝師恩,將敬師和關愛精神薪火相傳。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

升讀一年級對幼稚園生來說是一個新挑戰,他們需要重新適應新校園的生活。為讓小一新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融入伊小分校的大家庭,我們會於開學前舉行「小一迎新日」,讓小一新生提早認識校園環境、老師及同學,並學習常規。

我們亦會透過「愛心小天使」計劃,讓高小學生擔當小天使,在開學的初期陪伴小一的學生上課室及小息,讓小一學生得到照顧,學會如何上課室、小息和上洗手間等,讓小一學生感受校園生活的美好及校園正面、關愛的氛圍。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

當小一新生遇上陽光學長
為了讓小一新生儘快適應小學的新生活,我們特地安排了一個月的適應月,並且推展「陽光學長計劃」。這一個月,學生只上半天課,老師會透過各種不同的活動、遊戲,讓孩子們互相認識,重點培養他們自律、守規及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還會由充滿陽光的六年級大哥哥、大姐姐一對一地照顧他們,帶領他們到校園不同的地方轉轉,熟識學校的環境,並且教他們收拾書包,與他們一起做運動。一年級的孩子可喜歡他們的陽光學長了,校園裏經常可以看見他們笑着走過的身影呢!

明愛馬鞍山中學

完善的中一新生適應計劃:明馬及宿舍部的承諾

作為本港少數設有宿舍部的津貼中學,明馬致力於發揮宿舍優勢,為中一新生創造溫馨的學習環境。

要打開中學新篇章,少不了師兄師姐們的扶持。宿舍部委託了他們擔任小導師,分享學業及生活經驗,陪伴新生適應中學生活。此外,學習生涯想要學得精彩,怎能沒有健康的體魄?宿舍導師善用學校完備的體適能器材,陪同中一新生恒常運動,希望鍛練他們的毅力,協助他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明馬熱烈歡迎中一新生加入宿舍大家庭,並期待着他們在天主的關愛下成為充滿愛心(Loving)、主動學習(Learning)及具備領導才能(Leading)的人,讓他們一展所長,貢獻社會。

香港聖公會
何明華會督中學

班級裡的正向教育,引領學生綻放光彩

自2016年起,本校一直致力於推動正向教育。除了教導學生Growth Mindset及Character Strength等正向思維,我們更重視將正向教育融入日常校園生活中,讓學生能夠實際付諸行動。

為此,我們引進了美國的Respo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RCM)理論,將其應用於班級經營工作中。RCM理論的核心是了解和回應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的需求,將以往看似微不足道的班級經營工作轉化為建立學生學習群體、社群關係和品格的重要場景。 以往傳統的班級經營工作通常由老師主導班規的訂立,然而,RCM理論讓我們發現,班規可以從學生內心的期望出發,舉開學第一周為例,各班進行了「新學年Dreams and Goals」活動,班主任鼓勵同學分享他們對學業、人際關係和學習環境等方面的期望,邀請他們將這些夢想展示在白板上。然後引導他們討論如何實現這些目標,繼而整理出一份由全班共同建構的班規。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對以往冷冰冰的班規不僅更願意遵守,還更有歸屬感,並期待能與同學一起實踐。 透過正向教育和RCM理論的引導,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在積極的氛圍中茁壯成長。 我們相信,這種正向的教育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培養他們的品格和社交能力。讓我們一起引領學生綻放出光彩,追尋他們的夢想吧!

 

北角循道學校

中秋佳節人月兩囻,北角循道學校和期望小朋友經歷難忘的中秋節,當天北循同學可以一起提燈回校共賀佳節,校長更會和小一同學在中秋綜合課中一起分享月亮的繪本和室內賞月,讓一年級同學更快愛上校園生活。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

本校於9月16日舉辦「暢遊藍天開放日」,讓幼稚園家長及小朋友到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暢遊藍天。「暢遊藍天開放日」活動包括容偉鴻校長分享學校特色、遊校園環節、中英數常Steam科特色課堂體驗、新興運動體驗、人工智能攤位及人工智能展覽。幼稚園小朋友享受各科特色課堂,體驗各個不同類型的人工智能攤位,樂在其中,在快樂中學習。 是次「暢遊藍天開放日」讓幼稚園家長及小朋友充分體驗到本校的特色:學於此·樂於此·成於此。

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

Thank you Teacher 感恩活動

在敬師節這個特別的日子,全港學校因為「極端情況」停課!當然我們也不例外,但我們不忘教導小朋友們要懂得「感恩」!特別是小一同學,他們從幼稚園升上小學這一個階段, 背後除了父母悉心的照顧外,還有老師一直的陪伴,教會同學們很多很多!其實,老師就好像一盞明燈,照亮每一位同學,無私地付出,讓同學不但能夠學習課堂上的知識,還能從老師的照顧中讓他們感受溫暖。

所以學校特別以「感恩」為題,與小一同學一同在 “Thank You Teacher”卡上寫上最衷心的祝福, 送給同學們最敬愛的幼稚園老師/校長。

保良局志豪小學

小一新生·愛的啟航 為了讓剛升讀小一的新生及早適應新環境,我們從八月便展開「愛的啟航」。

他們會在八月份的適應活動中收到一本適應手冊,內容以認識校園、小學生活和同學為主;每逢周三下午的「鬆一鬆」時段,已培訓的愛心家長義工更會走進課室跟他們進行桌遊活動,藉此增加學生間的互動和與人相處的技巧;課室內更設「情緒天文台」特區,他們每天進入課室,便選擇屬於自己當天的情緒,然後把自己的學號磁石貼貼在相應的情緒區內,讓老師及早知道小朋友當天的心情,再作出了解和跟進。

期望我們的小一新生能在這份愛的啟航下繼續活潑健康成長!

大光德萃書院

大光德萃書院秉持全人教育理念,致力學生的全面成長。學校針對學生需求,推行「SCALE」課程,結合推展社區服務、創意藝文活動和領袖及企業家思維訓練,全面培養學生品格與才能。

課程安排學生參與環球課堂 (Global classroom), 香港青年獎勵計劃 (HKAYP), 香港少年領袖團 (HKAC), 國際扶輪社3450區扶輪少年服務團, 傑出學生培訓及獎勵計劃, 不同社區項目和藝術創作,擴濶視野, 發掘興趣。同時讓學生擔任不同崗位,帶領他人完成任務,展現領導才能。

學校亦安排學生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如Good Health & Well-being,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等,發展個人品格。在推廣SDGs同時與不同品格特質連繫交替,培養學生正面思考及勇於承擔的精神。

學校每天的第九節課安排個人素養提升課程, 讓學生學習情緒管理、培養成長心態和了解不同學習技巧,從而提升學習、自理和社交能力,降低因學習困難對個人成長的影響,促進個人潛力最大化。

自創校以來,「SCALE」課程見效顯著。學生不但得以全面成長,更培養出積極的正能量。展望未來,我們希望學生能承傳本校「德以為本,學以精萃」精神。無論在學業或個人品德方面,都能得到長足而深遠的發展從而落實本校的全人教育理念,培育學生為建設社會帶來積極貢獻。

如欲查詢或投稿至「正向教育校園小天地」,請前往此網址留下你的電郵與相關資料,稍後會有專人聯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