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物種革命】拯救瀕危生物靠基因編輯技術?

03-11-2020
thumb_1228_900_600_0_0_crop


在過去5億年以來,地球總共經歷了5次物種滅絕,現時正在處於第6次滅絕危機。以往的物種滅絕源於火山爆發或天災,但現時第6次物種滅絕的原因卻是人為因素,包括開採砍伐、石化廢氣排放,導致全球暖化,南北極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等等。


根據《Weather》報導,科學家宣布在2018年,有3種鳥類確定從地球上完全消失,包括毛島蜜雀(Po’ouli)、亞格拉斯葉食雀(Alagoas Foliage-gleaner)和隱祕樹烈雀(Cryptic Treehunter)。其次,小頭鼠海豚(Vaquita)和金頂夏威夷樹蝸牛(Achatinella apexfulya)也遭到滅絕的厄運。另外,北非白犀牛(Northern White Rhino)也因為非法獵殺而遭到滅絕。目前,全世界現僅存2隻雌性白犀牛,被圈養在動物園之內,而惟一的雄性也在2018年3月死亡,因此科學家宣布白犀牛功能性滅絕。


物種滅絕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但隨着生物科技的進步,科學家發明基因編輯技術,有望把已絕種的生物重現世間。根據報導,2018年8月,俄羅斯與南韓的研究團隊在西伯利雅庫次克地區(Yakutsk)的永凍層中,發現了4萬年前的史前馬屍體(Lenskaya breed),其屍體狀況保存相當良好。並且,研究團隊成功從此化石中抽取血液樣本,有望能夠以當今的基因編輯技術,使這種已絕種的史前馬重新復活。


為達到此目的,研究人員必須從中萃取並培養良好的體細胞(Somatic Cells)。但是,到目前為止,研究團隊已經嘗試了二十多次,全部失敗。目前,研究團隊已成功從屍體的心臟血管中萃取出保存良好的液體血液樣本,但還未確定能否因此培養出可用的體細胞。然而,研究團隊沒有放棄,繼續對屍體進行更仔細的分析,務求成功複製史前馬。


不過,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複製已絕種生物存有很多困難和爭議,例如研究團隊難以找到「代理孕母」,破壞基因多樣性,近親繁殖,以及缺乏適合生境等問題。另外,基因編輯史前生物也有機會造成生態危機,例如複製物種擁有多種生物基因,有機會演變成超級物種,危害原有生態系統。


就着基因編輯史前馬這篇報導,筆者想起荷里活電影《侏羅紀公園》。故事講述生物科研集團進行恐龍化石開挖工作時,偶然發現一顆來自於侏羅紀時代的琥珀,內藏一隻蚊子。科學家從蚊子體內提煉出稀有的恐龍血液,由此獲得恐龍基因,並成功複製恐龍。這個生物科研恐團把科研成果用於商業用途,設立以恐龍為主題的「侏羅紀公園」,讓遊客在園內,親身近距離接觸活生生的恐龍。然而,因為基因編輯過程出現錯誤,恐龍擁有西非牛蛙的雙性DNA,使其能自行變性,進行無性繁殖,並不斷進化,成為可怕的怪物,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


雖然《侏羅紀公園》只是一套科幻電影,許多橋段都是空想出來,未必會成為事實。但是,電影所提及的基因編輯技術卻日漸成熟,難保有朝一日會把史前馬復活過來。屆時,復活過來的史前馬對人類是禍是福?這是一個值得深思並慎重考慮的問題。

關於亞伯林 (林Sir)

林伯強致力推動STEM教育,在多份報章撰寫科普文章,例如《都巿日報》、《文匯報》 和《大公報》等等,並首創「唱歌教科學」方法,以唱歌方式教授科學知識,代表作包括 《激光中 物理篇》、《鋼之鍊金術師 化學篇》、《齊來煉金 化學篇》、《重力牽手 物理篇》 和《無重量 物理篇》等等,獲多個媒體報導和轉載。林氏以「亞伯林」網名在多個網上社交 平台發表「科學教育歌」,獲得大量網民點讚並轉載,成為本地「唱歌教科學」的網絡紅人。